很多年后,当宋亚轩和刘耀文的名字并列出现在国际艺术展的海报上时,他们高中时代的班主任李梅翻出了那本泛黄的班级日志。
在「高二(1)班违纪记录」那一页,还留着当年她用红笔写下的评语:「宋亚轩,优等生,因与七班刘耀文不当交往记过一次。」
她笑着用钢笔在后面补了一行小字:「后记:该‘不当交往’持续至今,并成为我校知名校友。」
——
刘耀文的摄影集《听见光影》再版时,编辑执意要在扉页加上创作谈。他最终只写了一句:「所有对焦失误的瞬间,都是我在想他。」
而宋亚轩在欧洲巡演的节目单上,永远保留着那首改编版《雨巷》。曲目简介只有五个字:「给那个少年。」
宋父的书房多了个玻璃陈列柜。左边摆着宋亚轩的所有获奖证书,右边是刘耀文的摄影集,中间却突兀地放着一部老式录音笔——那是某次大扫除时,他在儿子抽屉深处发现的。按下播放键,里面传来两个少年在雨夜里的对话:
「…弹错了。」
「错得好听。」
「真的?」
「嗯,像星星掉进海里。」
——
他们母校的音乐教室翻新后,那架老钢琴依然留在角落。有学生说,深夜路过时曾听见琴声,弹的总是同一段旋律,左手部分偶尔会滑音。
更离奇的是,琴盖上永远有一朵新鲜的玫瑰。
保安调监控查看,却发现镜头总是莫名其妙地失焦,只能拍到模糊的光影,像一场年少时未显影的梦。
【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