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夏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邮件界面,光标在回复框里闪烁。已经过去三周了,江以辰的最后一封邮件只有简短的几个字:"已到美国,开始治疗。"
她删掉打好的第五个版本,重新键入:
"学校一切都好。图书馆后面的樱花开了,美术室换了新窗帘...你手腕恢复得怎么样?"
发送前,她又把最后一句删掉了——太直接了,万一他恢复得不好呢?最终只留下干巴巴的:"希望你一切顺利。"
点击发送后,苏晓夏合上笔记本电脑,叹了口气。窗外,五月的阳光洒在校园里,照得人睁不开眼。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整个高中年级都笼罩在紧张的备考氛围中。
"晓夏!"林小雨在教室门口招手,"李老师找你!"
学生会办公室里,李老师推给她一摞文件:"毕业典礼的流程需要整理归档,你是学习部长,这事交给你了。"
"好的。"苏晓夏接过文件,突然注意到最下面压着一个老旧的光盘盒,标签上写着"2007年活动备份"。
"这个也要归档吗?"
李老师瞥了一眼:"哦,那是当年音乐厅的监控录像备份,早该处理掉了。你直接扔..."
"我能看看吗?"苏晓夏打断她,心跳加速,"就是...想了解一下以前的毕业典礼形式。"
"随你吧,反正都是要扔的东西。"
抱着文件和光盘回到空教室,苏晓夏的手微微发抖。2007年——正是江以辰母亲出事的那年。她环顾四周,确认没人后,将光盘塞进教室电脑。
光盘里有十几个视频文件,按日期排列。她直接点开6月18日的文件夹,里面有三个视频片段。第一个是上午的音乐厅空镜,第二个是下午彩排,第三个...
"钢琴事故监控。"苏晓夏轻声念出文件名,双击打开。
黑白画面中,年轻的林雅琴和苏晓夏的母亲一起调试一架三角钢琴。她们有说有笑,时不时看向镜头外的某个方向。突然,林雅琴的表情变得警觉,她猛地推开苏雯,同时钢琴朝她们的方向倒下——
"等等!"苏晓夏按下暂停键,倒回几秒。在钢琴倒下的前一瞬,画面边缘似乎有个黑影闪过。她放大画面,调整对比度...
一个男人的侧影清晰地显现出来——年轻版的江振业,正站在钢琴支撑杆旁,表情阴鸷。
苏晓夏倒吸一口冷气。这根本不是意外!江振业亲手弄倒了钢琴,而林雅琴为了保护她母亲,选择了承受伤害。
她颤抖着将视频拷贝到U盘,正准备关掉时,注意到同文件夹里还有一个加密文档。尝试了几个常见密码后,她输入了"雅琴"的拼音——文件打开了。
是一份医疗记录,日期是事故后三个月。记录显示林雅琴的腕伤已经好转,但精神状态极差,诊断结果为"重度抑郁,建议立即心理干预"。最下方有一行手写备注:"患者拒绝所有治疗,坚持出院。丈夫江振业签字同意。"
苏晓夏的心揪成一团。所以林雅琴不是因为手伤离开,而是因为抑郁和江振业的控制?那江以辰知道吗?
她迅速给江以辰发了封加密邮件,附上视频和医疗记录,标题只有两个字:"看这个。"
发完邮件,苏晓夏才发现自己出了一身冷汗。如果这个视频是真的,那么江振业不仅欺骗了所有人,还让江以辰背负了十五年的误解...
放学路上,苏晓夏的手机突然响起。是个陌生号码。
"喂?"
"苏晓夏?"一个女声用英语说道,"我是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护士艾玛,江以辰的看护。"
苏晓夏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他怎么了?"
"别紧张,他没事。"艾玛的声音温和,"他看到你的邮件后情绪激动,医生暂时没收了他的通讯设备。他让我转告你:视频已收到,正在处理。还有..."护士顿了顿,"他说'樱花开了,我想看看'。"
苏晓夏的眼眶瞬间湿润。这是他们之间的暗号——那天在琴房,江以辰曾说最喜欢她画的那幅校园樱花。
"请告诉他...我拍了照片,等他回来看实物。"
挂掉电话,苏晓夏绕路去了图书馆后面的樱花林。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美得不像话。她掏出手机,拍下最好的角度,然后从包里取出素描本,开始画画。
这一次,她画的不只是樱花,还有樱花树下那个修长的身影——江以辰仰头看花的侧脸,唇角微扬,手腕上没有伤痕。
高考前的日子像被按了快进键。苏晓夏每天都会检查邮箱,但江以辰的回复始终没有来。倒是林小雨告诉她,校园论坛有人发帖说江振业突然回国了,行色匆匆。
高考结束那天,全班欢呼着把复习资料抛向空中。苏晓夏安静地收拾书包,拒绝了同学聚餐的邀请。她想去琴房待一会儿,那里有太多回忆。
推开琴房门,她愣住了——钢琴上放着一封信,信封上潦草地写着她的名字。
手指颤抖着拆开信,里面只有简短的几行字:
"手术成功,神经恢复70%。父亲切断了我的经济来源,但玛丽教授帮我申请了奖学金。视频证据已提交警方,母亲的下落有线索了。等我回来兑现承诺。——C"
信纸背面是一张照片——江以辰站在医院康复中心,右手腕上缠着最新型的护具,对着镜头比了个"V"字。他瘦了不少,但眼睛里的光彩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
苏晓夏把照片贴在胸口,深深呼吸。窗外,夏风拂过樱花树,带起一阵粉色的雨。
等待不再漫长,因为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