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青鸾血诏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权谋  古风小说     

余辉渐暖异息潜

青鸾血诏

中原皇宫的初秋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长乐宫的金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皇后正临窗看着尚衣局送来的新样宫装——淡紫色的缎面上,用星砂部的月砂粉染的银线绣着共生藤,藤蔓间点缀着北狄的青羊毛绒球,摸起来软乎乎的。“张总管的手艺越发好了,”皇后指尖拂过绒球,“这绒球做得正好,不扎人,又显活泼,给璃儿和瑾儿做冬衣正合适。”

玲儿笑着接过宫装:“尚衣局的小绣娘们说,这绒球里掺了星轨藤纤维,洗了也不会硬,还是林昭仪姑娘提醒的呢。”正说着,林昭仪便带着宫娥来了,手里捧着个描金漆盒,里面是新制的共生纹玉佩,“皇后娘娘,这是林家工匠按星砂镜的纹路雕的,佩上嵌了小块陨星石碎片,说是能安神,给璃儿、瑾儿戴着玩正好。”

玉佩刚放在桌上,苏嫔妃也提着食盒进来,里面是尚食局新做的“星砂糕”——用月砂粉、中原的糯米、西域的葡萄干合做的,糕面用赤晶砂画了缩小的共生星轨,“这是苏文彦让商队带的新方子,”苏嫔妃掀开食盒,香气漫开来,“里面加了点冰原的淡奶,吃着更润,刚给太后送去了些,老人家说合口。”

林昭仪拿起块糕,笑着说:“苏妹妹有心了,只是这星砂粉用得略多,糕底有些发沉,下次让尚食局少放些,口感会更松些。”苏嫔妃也不恼,指着玉佩道:“林姐姐的玉佩雕得是好,就是陨星石碎片嵌得太靠上,孩子戴着容易硌着下巴,不如往下挪半寸。”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虽各有指点,语气里却带着几分亲近——自激活仪式后,这般温和的切磋倒成了常事。

皇后笑着打圆场:“都好,都改改就是。对了,星砂部的使者还在驿馆?”林昭仪点头:“还在呢,砂老的徒弟说想学制共生藤布的法子,我让张总管带他去尚衣局了,顺便看看咱们新染的月砂银线。”苏嫔妃补充道:“商队的人也在跟他们商量,想把星砂井的水运到中原,说是用来染布比普通水亮三成,就是路远,怕运到宫里水就浑了。”

“这有何难,”皇后看向窗外的月魂树,“让尚农局的人在驿馆旁挖个井,用星轨藤的根须过滤普通水,再掺些月砂粉,效果差不多。”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树底新长出的共生藤苗上——那是用共生之心的籽种的,才七天就长到半尺高,叶片的纹路在阳光下泛着淡金,“你们看这藤苗,长得多壮,老圃说它能自己净化周围的浊气,比陨星石碎片还管用。”

林昭仪走近看了看,突然咦了一声:“藤苗的根须旁,怎么有丝淡黑的东西?”众人凑近,果然见泥土里缠着缕极细的黑气,像根断了的线,刚碰到藤苗的根须,便滋滋地缩了缩,“是异息残留!”苏嫔妃有些紧张,“激活仪式上不是说都净化了吗?”

皇后倒镇定,让宫娥取来星轨藤汁液,轻轻浇在黑气旁:“老圃说,月魂树底的异息藏得深,仪式的光只能驱散表层,这是从树根缝里渗出来的,量少,不碍事。”汁液刚碰到黑气,黑气便化作缕青烟散了,藤苗的叶片却晃了晃,像打了个喷嚏,“你看,藤苗自己就能克它,倒是咱们多虑了。”

正说着,太后身边的李嬷嬷来了,手里捧着个旧锦盒:“太后娘娘让给皇后娘娘送来的,说是林文远先生当年在星砂部买的星砂镜,镜面碎了,只剩镜座,上面的星轨文或许对研究异息有用。”锦盒打开,里面的镜座是青铜的,刻着与星砂镜相似的图腾,底座还有行模糊的字——“西荒有异兽,食异息”。

“西荒?”周太傅恰好路过,看到字便皱起眉,“《星轨秘录》里提过西荒,说那里的异息比矿脉的浓十倍,还有能吃异息的‘噬息兽’,只是没人见过。”林昭仪突然想起祖父的手记:“祖父的手记里写过‘西荒使者曾来星砂部,求星砂镜镇压异兽’,只是当时中原正乱,没应。”

皇后将镜座收好:“看来异息的事没那么简单,让阿瑶姑娘他们在月陨城多留意西荒的消息。”她转向李嬷嬷,“替我谢太后娘娘,这镜座来得正好,让周太傅研究研究,说不定能找到克异息的新法子。”

午后,去星砂部建共生驿的队伍准备出发。巴图扛着新做的兽骨犁头,赵师傅背着改良的织机图纸,刘管事的布包里装着番红花新种子——用共生藤的根须拌过,能在西荒的土地上种活,“砂老的徒弟说,西荒的人也想种番红花,”刘管事笑着说,“我把种植手册抄了十本,用星砂粉染的纸,不怕潮。”

阿瑶的母亲也跟着队伍去,她手里捧着星砂部的星轨图,上面标着西荒的位置:“砂老说,噬息兽虽吃异息,却也会吐出浊气,得用共生藤的汁液才能镇住,我带了二十瓮,够用一阵。”林墨背着祖父的手记原件,里面夹着西荒使者的画像:“祖父画的使者,耳朵尖尖的,像兽类,说不定西荒人与异兽有渊源。”

送行时,小长公主戴着引脉玉,给每个人都塞了块陨星石碎片:“这个能防异息,你们要带好!”引脉玉的红光落在碎片上,碎片都泛出淡淡的光,巴图笑着把碎片系在犁头柄上:“等我们在西荒种出番红花,就给长公主做最香的点心!”

队伍出发后,宫里又恢复了往日的节奏。尚衣局忙着给各宫做冬衣,用的都是新染的星砂银线和北狄羊毛;尚食局的王嬷嬷发明了“共生火锅”——中间煮着中原的骨汤,周围分五格,分别放北狄的羊肉、西域的香料、冰原的冻豆腐、星砂部的月砂粉,还有新种的番红花,“天冷了,吃这个暖和,各族的吃食都在里面,像一家人围着火炉。”

林昭仪与苏嫔妃在共生坊偶遇时,正赶上工匠们在试新织的星轨藤布。林昭仪拿起块布,摸了摸:“这布比上次的密,张总管说是加了西域的金线,更耐磨。”苏嫔妃则拿起块染成淡蓝的荧石布:“苏文彦说,这布做窗帘最好,白天能透光,晚上还能发光,不用点灯笼。”

“可惜西荒太远,”林昭仪叹了口气,“不然也该让他们用上这样的好布。”苏嫔妃点头:“等共生驿建起来,商队就能把布运过去,说不定西荒的人还能教咱们驯服噬息兽呢。”两人相视一笑,都觉得这想法虽远,却不是不可能。

暮色降临时,周太傅拿着修复好的星砂镜座来找皇后。镜座上的星轨文经他用星砂粉填补,已能看清大半:“上面写着‘噬息兽怕共生藤的花香’,还画了兽的样子——像鹿,却长着狼的尾巴,眼睛是绿的。”他指着画像,“你看这兽的额间,有块与陨星石相似的晶石,想来是它能吃异息的缘故。”

皇后看着画像,突然想起月魂树底的异息:“若是能找来噬息兽,说不定能彻底净化月魂树底的异息。”周太傅却摇头:“《星轨秘录》里说噬息兽性烈,没驯化的会乱吐浊气,反而坏事,得用星砂镜的光才能让它听话。”

正说着,暖阁的宫娥来报,说共生藤苗突然蔫了,叶片上的淡金光也暗了些。众人赶到暖阁,只见藤苗的根须旁,又渗出缕比之前粗些的黑气,正慢慢往藤苗里钻,“是月魂树底的异息!”皇后让宫娥取来星轨藤汁液,刚浇下去,黑气便退了退,却没散,“看来它在适应藤苗的净化力,”周太傅皱眉,“得想个长久的法子。”

小长公主这时跑过来,引脉玉的红光落在黑气上,黑气竟像怕烫似的缩成了团,“玉玉能克它!”她把玉凑到藤苗旁,红光裹着藤苗,叶片的金光渐渐亮了回来,“皇祖母说,玉玉是小火苗,能烧坏蛋东西。”

太后随后赶来,看着缩成团的黑气,沉吟道:“让尚农局的人在藤苗周围埋圈陨星石碎片,再种上番红花,双管齐下。”她转向皇后,“西荒的事不能拖,让阿瑶他们尽快打听噬息兽的消息,说不定这才是根治异息的关键。”

夜色渐深,宫墙上的星轨灯笼亮了起来,暖阁的藤苗在引脉玉的红光下静静生长。林昭仪在整理祖父的手记时,发现页脚有行小字:“西荒有石,能养噬息兽,亦能化异息为晶”,字迹潦草,像是仓促间写的;苏嫔妃则在给兄长的信里,让他多留意西荒的商队,若有噬息兽的消息,立刻回报。

皇后站在月魂树旁,看着树底埋好的陨星石碎片泛着淡光,心里清楚,这平静的余辉下,异息正在悄悄积蓄力量。而西荒的噬息兽,是敌是友,还未可知。但她并不怕——激活仪式上各族人同心协力的模样,藤苗与异息抗争的韧性,还有小长公主引脉玉的温暖红光,都让她觉得,再难的坎,只要大家一起走,总能过去。

共生藤苗的叶片上,最后一缕淡金光隐去时,树缝里的黑气又动了动,像在等待下一个机会。而远处的西荒方向,一颗绿莹莹的眼睛,正透过夜色,望向中原皇宫的方向。新的伏笔已埋下,只待时机成熟,便会破土而出。

上一章 心燃星轨照宫闱 青鸾血诏最新章节 下一章 异息渐显议西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