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原创短篇小说 > 鹧鸪天—花巷听雨客
本书标签: 原创短篇 

前记

鹧鸪天—花巷听雨客

风淡长城化浓秋 ,满山衣无冢词碑。半城白樱惜芳郁,未髻童子延溪追。轻摘重甲,葬兵辉。回首看雨巷微微。酒酌那一蓑风雨,细听载载风骨归。

锦绣盛都,扑面来的繁华,挥汗如雨,抬袖如云,都说永州之繁盛独傲世间,那日青天有雨,城北的一波烟雨,岸边的风月之所,勾栏边,轻侧的他,独饮着白樱酿的酒,呢喃着诗,盼着战场上那风轻骑面甲下的他,且看惯了风雨,弃了世俗眼光,同追寻那五月画桥上的相拥。再听那年所盛开的花,纷纷扬扬落下,惊扰了樱树下的猫,却思回忆中勾栏听雨的他。——前记

一、如梦令,亦名忆仙姿

十月,秋雨又至,模糊了半个永州城。

雨轻,风淡,倒未扫了行客的雅兴,反而又增了些许意味,天是被阴云裹着的,渗出的水也便也成得了气候,淅淅沥沥的,孤芳自赏的下雨,是这座城市独有的气性。永州城的四方集市和皇城的繁花锦丽且先不言,只谈这永州的巷子。大大小小的巷子挤满了永州城,人来人往,透着烟火的光 ,走上一条青石路,顺着陌生但熟悉的饭香,只是走就能找到一处容身的地方。有一条巷子满巷的不是米香,而是一股淡雅的胭脂气味,并不庸俗,不刺鼻,熟悉的人才知晓这是一条艺伎所住的花巷。

艺伎,卖艺不卖身的妓女。花巷,是这群光鲜的可怜人人的避风港。艺伎住在花巷,总会令桥上的才子深情的附上两首油采采的诗,无非是贞洁与愁苦的字眼。这条花巷是独特的,它有一个诗意的名:

忆仙姿。

问那些整日弹琴练舞的风尘女子,这些活的如戏子般的女孩也说不出什么来,纵使他们终日沉浸在诗琴鼓瑟中,听惯了秀才们的示爱之词,也懂些诗词曲调,却不知这是哪一个词牌 ,只是听巷口的那个老人固执的说,

“这是个词牌名。”

巷口的那位老人守在这条巷子足足有三十年光载了。他立了无数的规矩,既束缚着艺妓们,又保护着艺技们。

忆仙姿闻名整个永州却从未见过采花贼光顾。

那位老人的来头只有张娘知道,可每问起她却只是眯着眼绣着手里给女孩儿的团扇。嘴里咬着针线含糊的说 :

“他在等个人儿。”

“谁值得一个人等三十年啊!”一个青衣女孩发问。

回答她的是细微的刺绣声。

“凤儿你看张娘,她又这样!”青衣女孩扯了扯一旁的白衣女孩。

白衣的姑娘年岁大些,她将琵琶放下,也拿掉青衣女孩手里的笙,拉着青衣女孩往巷口跑。

女孩们打闹间银铃般的笑声回响在巷子中,惊艳了屋檐上的白鸽。

他们跑到巷口,一眼瞧见了那个老人 :满头白发的坐在那里双眼望着北方,一动不动,如雕塑一般。

凤儿见了才觉拘谨,撑着胆子向前行了一个万福,小声道:“见过……”她愣住了。

她不知道怎么称呼老人,哪怕他在这里守了好些年。

老人见其行礼,方转头,站起,做了一个揖。

随后坐了下来,又睁着浑浊的双眼看着北方 。细雨绵绵,好在巷顶有些竹棚,便听雨打声。

雨点落到棚子上的声音越来越大,鼓点般急切的,又顺着棚檐滴落。

巷对面的湖上有一小舟,舟上的客人也忙钻进了舟蓬。

雨一急,雾就小了。

青儿见凤儿只待着不做言语,便一步上前行了个礼。未等老人还礼,便连珠炮似的问出了这些问题,无非是方才问张娘无果的问题。

老人也并非不通人情,仰头看着青儿。张了张嘴,然后突然低头猛咳了几声,急得青儿就要回巷子拿水 。

“忆仙姿内琐物不待巷外来客。”老人出声,叫住了青儿。

青儿一脸疑惑,还未问,便见老人又说道:“老朽也是巷外来客,如此只是等人。至于等的是谁……”

“无可奉告。”

凤儿见此也是心中难免沮丧,但她识大体。便拉着青儿行礼,不再叨扰。

“不过若是关于这忆仙姿巷的来历,老朽也是知道的。”老人又出声,见凤青两人惊喜回头,他又转头看向湖堤,沙哑的声音传出:

“前世风花雪月,墨湖烟桥画纸。雕玉绣勾栏,侧倚锦白公子。

玉碎,玉碎,才尽泪浸野史。”

凤儿一愣,看向老人,“这是……”

“如梦令。”

鹧鸪天—花巷听雨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