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的道班房小院成了暴雨赠予的意外避风港。院墙挡住了大部分风雨,只留下头顶一方被洗刷得清亮的夜空,几颗星星试探性地闪烁。
确认暂时安全后,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疲惫感如潮水般涌上。尤其是陆虎,高度集中的精神消耗巨大,他靠在驾驶座上,闭着眼,眉宇间还残留着倦怠的刻痕。
“你还好吗?”许文轻声问,递过去一瓶水和一条能量棒——这是她从他车里学来的补给。
陆虎睁开眼,接过:“还好。只是需要……待机恢复一下。”他用了了一个略带自嘲的技术术语。
许文笑了笑,跳下车:“那‘待机’也不能饿着肚子。等着,我来弄点热的。”
她打开餐车的侧窗,很快,里面就亮起了温暖的光,响起了轻微的锅具碰撞声。不一会儿,一股温暖的食物香气混合着咖啡的醇香飘散出来,霸道地驱散了雨后的清冷和之前的紧张气氛。
陆虎下了车,靠在车门边,看着她在那个小小的、却功能齐全的空间里忙碌。暖色的灯光勾勒出她专注的侧影,这一幕有一种奇异的安定力量。
很快,许文端过来两个大马克杯和两个盘子。杯子里是滚烫的意式咖啡,盘子里是简单却香气扑鼻的火腿煎蛋,面包用黄油煎得金黄酥脆。
“条件有限,‘许氏应急餐’,将就一下。”她笑着说,递给他一份。
陆虎接过。咖啡的温度透过杯壁迅速温暖了他有些冰凉的手指,食物的香气钻入鼻腔,勾起了最原始的饥饿感。他尝了一口煎蛋,火候恰到好处,蛋黄还是溏心的。
“很好吃。”他说,这次的评价不再带有任何数据参数,简单而直接。他开始认真地进食,速度不快,但每一口都带着一种珍惜的意味。
他们靠在越野车引擎盖上,肩并着肩,默默地吃着这顿深夜的露天晚餐。周围是风雨过后的寂静,只有偶尔的水滴从屋檐落下的声音。气氛安宁得近乎奢侈。
“今天……谢谢你。”陆虎再次开口,声音比刚才更放松了一些,“那个坐标,帮了大忙。”
“我也没想到那个群里的信息真能派上用场。”许文喝了一口咖啡,满足地叹了口气,“看来我的‘不务正业’偶尔也能接通你的‘专业频道’嘛。”
陆虎侧头看她。夜色和暖光模糊了她身上那种总是外溢的活力,增添了几分沉静的温柔。他忽然问:“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生活?开着车,到处走。”
许文晃了晃杯子,思考了一下。
“嗯……大概是因为,世界太大,办公室太小?”她笑着说,“我喜欢未知,喜欢‘在路上’的感觉。下一个转角会遇到什么人,看到什么风景,都是未知的,像一张没曝光的底片,等着你去打开。虽然有时候会很狼狈,比如今天,”她指了指自己还沾着泥点的裤脚,“但更多的是惊喜和自由。”
她反过来问他:“你呢?为什么选择和数据、机器待在一起?它们不会给你‘惊喜’吧?”
陆虎沉默了片刻,看着远处黑暗中起伏的山峦轮廓。
“它们诚实。”他缓缓地说,“输入决定输出,规则清晰,逻辑自洽。没有意外的变量,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这让我觉得……”他寻找着合适的词,“安全。”
“安全。”许文重复了一遍这个词,若有所思,“所以,像我这种总是制造‘意外变量’的人,是不是挺让你头疼的?”她语气带着调侃,眼神却认真地看着他。
陆虎没有立刻回答。他也转过头,目光与她相接。夜色中,他的眼神深邃,看不清情绪。
“头痛指数偶尔会飙升。”他一本正经地回答,用了另一个技术指标般的词,但语气并不沉重,“但是……”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谨慎地组织语言,或者说,在坦诚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数据。
“但是,‘安全’的阈值,似乎被重新校准了。”
许文愣住了。这句话从一个极端追求确定性的工程师嘴里说出来,其分量远超任何直白的夸奖。它意味着妥协,意味着接纳,甚至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冒险”。
她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捏了一下,又酸又软。
夜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她却觉得脸上有点发烫。她低下头,掩饰性地喝了一口咖啡,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哦。”她轻轻地应了一声,声音里带着藏不住的笑意,“那……校准后的数据怎么样?”
陆虎看着她在夜色中微红的耳尖,目光停留了几秒,然后重新望向星空。
“数据还在收集中。”他回答,声音里也染上了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温和,“初步分析……趋势向好。”
院子里再次安静下来。但一种无声的、暖融融的东西在两人之间流淌,比咖啡更暖,比星光更亮。
那些因为不同频率而产生的疑虑和距离感,在这场暴雨后的宁静里,仿佛被悄然冲刷、显影。曝光的底片上,渐渐呈现出彼此更真实、也更柔软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