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次凌晨的色彩讨论与一碗“望图止饿”的馄饨后,许莱和王栎鑫的微信聊天框,像是被悄悄解锁了新的权限。工作消息依然是主角,一句“方案附件已更新”,一条“客户那边确认了排版”,依旧保持着往日的言简意赅,但在这些高效的沟通之间,开始穿插进细碎的、带着生活温度的片段。
王栎鑫会在午休时发来一张公司楼下咖啡店的照片,配文“今天的拿铁拉花像只歪脖子猫,和你上次设计的那个卡通形象有点像”;许莱加班时看到窗外突然下起的太阳雨,也会随手拍一张发给对方,附言“见过一边出太阳一边下冰雹的吗?上次项目去北方出差遇到过,冻得人直跳脚”。
这些无关工作的闲聊,像一颗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小石子,泛起的涟漪慢慢晕开。他们开始知道彼此的小习惯:王栎鑫开会时喜欢用一款带薄荷味的润喉糖,许莱改设计图时总爱把头发扎成一个乱糟糟的丸子头;也了解到对方藏在专业背后的小爱好——王栎鑫周末会去公园打羽毛球,水平算不上顶尖,却格外享受挥拍时的畅快;许莱则喜欢在睡前听半小时古典乐,尤其偏爱巴赫,说那些流淌的旋律能抚平一天的疲惫。
有一次,项目进入冲刺期,整个团队连续一周都在公司熬夜。某天凌晨两点,许莱盯着电脑屏幕上反复调整却始终不满意的配色,揉着发涩的眼睛叹气。就在这时,办公桌前突然落下一道阴影,她抬头,看到王栎鑫端着两杯热气腾腾的东西站在那里。
“刚让外卖送的热牛奶,加了点蜂蜜,喝了能稍微缓一缓。”王栎鑫把其中一杯放在她手边,杯壁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暖得人心里一软。他顺势瞥了一眼电脑屏幕,指着其中一个被许莱标上“待定”的色块说:“其实这个浅杏色挺合适的,和主视觉的冷色调中和一下,不会显得太生硬,就像你上次说的,‘要给设计留一点呼吸感’。”
许莱愣了一下,那是她几天前在团队会上随口提的一句话,没想到他记得这么清楚。她端起牛奶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带着淡淡的甜意,连日加班的疲惫仿佛被冲淡了不少。“你怎么还没走?”她问。
“收尾看一下数据报表,正好看到你这儿还亮着灯。”王栎鑫拉过旁边的椅子坐下,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陪着她一起对着屏幕琢磨。那天夜里,没有急促的催工信息,没有复杂的方案争论,只有偶尔响起的鼠标点击声和两人低声的讨论,空气里弥漫着热牛奶的香气,安静又踏实。
项目顺利交付那天,团队一起去聚餐庆祝。喧闹的包厢里,大家举杯欢呼,说着辛苦与感谢。许莱被同事起哄着要和项目负责人王栎鑫碰杯,她端着果汁站起来,看向对面的人,正好撞进王栎鑫带着笑意的目光里。
“这次多亏了你,配色方案最后定的那个浅杏色,客户特别满意。”王栎鑫笑着说,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她耳里。
许莱脸颊微微发烫,赶紧喝了一口果汁掩饰,小声回了句“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那天聚餐结束后,王栎鑫主动提出送许莱回家,两人沿着路边的路灯慢慢走,影子被拉得很长。
“以后别总熬到那么晚,对眼睛不好。”王栎鑫忽然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许莱“嗯”了一声,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星星,又转头看向身边的人,路灯的光落在他脸上,柔和了他平日里工作时的严肃。“你也一样,报表不用每次都自己盯着收尾,团队里其他人也可以分担。”
王栎鑫笑了笑,没说话,只是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些。走到小区门口时,许莱停下脚步,说了声“谢谢,路上注意安全”。
“等一下。”王栎鑫叫住她,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钥匙扣递给她,上面是一只用软陶做的歪脖子猫,和他之前提到的咖啡拉花一模一样,“上次看到觉得可爱,就买了两个,这个给你,挂在钥匙上,下次找钥匙能快一点。”
许莱接过钥匙扣,指尖触到软陶温热的质感,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泛起一阵细密的甜。她抬头看向王栎鑫,对方眼神明亮,带着几分期待,又有几分掩饰不住的紧张。
“谢谢,很可爱。”她笑着说,把钥匙扣紧紧攥在手里。
从那以后,他们的关系又近了一步。不再仅仅是“慢慢靠近的朋友”,更像是彼此生活里多出来的那一份恰到好处的温暖。微信聊天框里,除了趣事和歌曲,还会有“今天降温,记得加外套”“这家店的馄饨比上次的更好吃,下次带你去试试”的叮嘱与邀约。
许莱偶尔会看着钥匙扣上的歪脖子猫失笑,想起那个凌晨一点的色彩问题,想起那碗热腾腾的馄饨,原来有些关系的靠近,就藏在这些不经意的瞬间里。没有轰轰烈烈的开始,却像一杯慢慢加热的温水,一点点暖透了心,让人忍不住期待,接下来的日子里,还会有多少这样温柔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