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0713:如果命运不同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明星同人 

再就业男团

0713:如果命运不同

单曲正式发行前一周,六个人再次齐聚广州。这次不再是陆虎那间小小的录音室,而是专业排练厅——唱片公司为他们准备的“再就业男团工作室”。

“哇哦,”王栎鑫摸着崭新的设备,“这比虎子那儿强多了啊!”

陆虎不服气:“但我的录音室有灵魂!这里太新了,没有故事。”

张远已经在自拍:“不管,先发个微博炫耀一下!‘再就业男团有编制了!’”

陈楚生和王铮亮相视一笑,走向隔音最好的创作间。苏醒则径直走向控制台,熟练地打开设备。

“先试音?”苏醒问,得到众人点头回应。

音乐响起,六个人迅速进入状态。专业的环境确实不同,音效比之前好了不止一个档次,但......

“停一下,”陈楚生突然举手,“感觉不对。”

大家停下来,面面相觑。

“我也觉得,”陆虎皱眉,“音效太好了,反而少了点什么。”

王栎鑫歪着头:“少了虎子录音室那种......拥挤感?”

张远恍然大悟:“是氛围!这里太正式了,我们反而放不开。”

于是荒谬的一幕出现了:六个在专业排练厅工作的人,故意把设备挤在一起,关掉一些灯光,甚至把外卖盒散放在各处——就为了找回在陆虎录音室的那种感觉。

“现在对了!”当空间被“弄乱”后,王栎鑫满意地说。

排练进行得出奇顺利。多年的默契在专业环境下被最大化发挥,和声更加精准,节奏更加稳定,连王栎鑫的鼓点都打得有模有样。

休息时,张远刷着手机突然大叫:“哇!我们上热搜了!”

再就业男团新歌预告#的话题已经冲上前五。原来唱片公司刚刚发布了30秒预告片,是他们在陆虎录音室即兴创作的花絮。

“粉丝都在夸糊糊鼓打得好!”张远念着评论,“‘王栎鑫什么时候学的打鼓?’‘进步太大了!’‘被演戏耽误的鼓手!’”

王栎鑫得意地扬起下巴:“看到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苏醒泼冷水:“那是因为他们没听过你一开始打得有多烂。”

玩闹归玩闹,工作起来每个人都极其认真。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一段和声反复排练十几次是常事;为了一个鼓点,王栎鑫练到手臂酸痛;为了歌词的一个字,苏醒能纠结一小时。

第三天下午,当最终版本录制完成时,六个人累得直接瘫倒在地板上。

“我觉得我嗓子不是自己的了。”张远沙哑地说。

王栎鑫举着发抖的双手:“这比我拍打戏还累。”

陆虎盯着天花板:“但值得。”

沉默片刻,五个人异口同声:“值得。”

单曲发行日当天,六个人聚在工作室里,紧张地盯着数据屏幕。上线一分钟,评论数破千;五分钟,登上新歌榜前三;半小时,冲进流行榜前十。

“成功了......”张远喃喃道,眼眶发红。

王栎鑫已经跳起来:“啊啊啊我们成功了!”

就连最淡定的陈楚生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六个人拥抱在一起,又笑又跳,完全不像三十多岁的人。

庆祝时刻,工作室门被推开,一位工作人员探头进来:“各位老师,有个惊喜。”

门完全打开,身后站着的是——当年比赛的导师之一。

“老师!”六个人又惊又喜,连忙问好。

导师笑着走进来:“听说你们发新歌了,特地来看看。不错啊,保持了这个水准。”

得到昔日导师的认可,比任何数据都让人激动。王栎鑫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张远赶紧拉导师参观工作室,陆虎展示设备,苏醒介绍创作理念,王铮亮聊音乐教育,陈楚生则安静地站在一旁微笑。

送走导师后,六个人还沉浸在兴奋中。这时陈楚生拍拍手:“各位,还有一个惊喜。”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他打开柜子,拿出六个包装精美的盒子。

“这是?”王栎鑫好奇地问。

盒子里是定制的手链,银质链条上挂着一个小小的工作牌,上面刻着每个人的名字和“再就业男团”字样,背面则刻着单曲发行日期。

“哇......”张远小心地拿起手链,“生哥你也太会了吧!”

陆虎已经戴上了:“这辈子第一次戴首饰,就给它了!”

王铮亮推推眼镜:“很有意义,谢谢楚生。”

苏醒仔细查看工作牌上的刻字:“这质感可以啊。”

王栎鑫直接戴着手链开始自拍:“必须发微博!”

陈楚生看着大家喜欢的样子,眼中满是温暖:“纪念我们的新开始。”

戴上同款手链的六个人再次聚在一起拍照,这次的照片里,每个人手腕上的银链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照片发到网上,再次引发热议:

“团魂炸裂!”

“手链好好看!求同款!”

“他们的感情是真的!”

“哭了,这是什么神仙友谊”

“期待MV!”

当晚,六个人再次挤在工作室吃外卖——现在这里已经渐渐有了“灵魂”,墙上贴满了创作笔记和照片,角落堆着个人物品,甚至有了一个专属外卖菜单。

“下一首歌写什么?”陆虎边吃边问。

王栎鑫举手:“写我们的故事!”

张远反驳:“太自恋了吧!”

“我觉得可以,”苏醒若有所思,“但不是直接写,而是通过我们的经历表达更广泛的情感。”

陈楚生点头:“成长与坚持的主题。”

王铮亮补充:“可以加入时间元素,从过去到现在。”

创意在饭桌上碰撞,很快有了雏形。陆虎拿出手机记录,张远开始哼旋律,王栎鑫用筷子打节奏,苏醒写歌词,王铮亮和陈楚生讨论编曲方向。

就这样,第二首歌的创作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

夜深时,六个人横七竖八地睡在工作室里。王铮亮小心地为每个人盖好毯子,看着熟睡的老友们,笑着摇摇头,拍下照片发在群里:“下次记得自带睡衣。”

第二天清晨,他们是第一批看到照片的人:

“亮哥你又偷拍!”

“我睡相这么差吗?”

“糊糊你流口水了!”

“Allen你居然抱着一只拖鞋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