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眼中的皇帝们
本书标签: 历史 

后梁太祖朱温

我眼中的皇帝们

刘颍后梁太祖朱温

刘颍后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5日~912年7月18日),唐僖宗赐名全忠,称帝后改名朱晃,宿州砀山(今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人,后梁开国皇帝(907年6月5日~912年7月18日在位)。

刘颍‌早年经历‌: 朱温少年时父亲去世,母亲带他寄宿在刘崇家中。 他长大后不从事农业生产,以英勇凶悍著称,乡里人厌恶他,但刘崇的母亲认为他非同一般。 唐僖宗时期,关东连年饥荒,黄巢发动起义反抗唐朝,朱温加入起义军,后因作战勇猛被晋升为队长。

刘颍‌加入黄巢起义军‌: 朱温随黄巢攻入长安,并招降夏州节度使诸葛爽。 在黄巢建立大齐政权后,他先后任东南面行营先锋使、同州防御使,与唐朝军队交战

刘颍‌降唐与扩张‌: 中和二年(882年),朱温以同州防御使降唐,归附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被唐僖宗任命为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后升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 在中原之地,与李克用、时溥等一起镇压黄巢,并招降黄巢余部。 黄巢死后,朱温以汴州为基地,继续扩张领土,先后击败秦宗权、朱宣、朱瑾等军阀势力,取得河北三镇的控制。

刘颍‌争夺对唐昭宗的控制权‌: 朱温与李克用、李茂贞争夺对唐昭宗的控制权。 他多次上书并贿赂皇帝身边近臣,说服唐昭宗讨伐李克用等势力。

刘颍‌建立后梁‌: 天祐元年(904年),朱温为控制朝政,取得对唐廷的完全掌握,谋弑唐昭宗,改立唐哀帝,诛杀宦官及大唐忠臣。 天祐四年(907年),朱温废黜鸩杀唐哀帝,建立梁朝,改元开平,定都汴州,史称后梁。

刘颍‌晚年与结局‌: 朱温晚年因皇位接班人的问题引发内乱。 乾化二年(912年),朱温为其子朱友珪弑杀,终年六十一岁,葬于宣陵。上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

刘颍妻子:张惠 儿子:朱友裕、朱友珪(弑父者)、朱友贞(后梁末帝)、朱友璋、朱友雍、朱友徽、朱友孜等 女儿:安阳公主、长乐公主等

刘颍朱温的一生因其夺取唐朝政权、荒淫乱伦而名声不佳,且残暴弑杀。但他也将黄巢之变后的河南道为结束唐中叶以来的割据局面提供了条件,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客观上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小注

朱温晚年引发内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伦理道德的沦丧‌

朱温晚年沉湎于享乐,纵欲无度,甚至与儿媳发生私通关系,这种乱伦行为严重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不仅导致了家庭关系的混乱,也引发了朝臣和诸子之间的不满和猜忌。他的这种行为被史家刻意放大为“禽兽行”,实际上也暗含了对五代政权合法性的否定。

‌二、权力结构的崩坏‌

朱温晚年试图在亲子和养子之间选择继承人,这种举动加剧了亲子与养子之间的矛盾。他因为迷恋义子朱友文妻子的美色而想传位于朱友文,这引起了他的亲生儿子们的不满和恐慌。特别是当朱温病重时,他打算将后事托付给朱友文,这更加剧了诸子之间的争夺和矛盾,最终导致了朱友珪发动政变弑父的悲剧。

三、义子制度的反噬‌

朱温在建立政权的过程中,收编了大量义子作为军事支柱。然而,晚年他试图回归血缘继承,这种转变导致了养子与亲子之间的矛盾激化。朱温的乱伦行为实际上也是这种矛盾的具象化表现,养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能够通过性贿赂获得继承权,这暴露了义子制度在权力传承中的结构性缺陷。

‌四、政治权威的丧失‌

朱温的乱伦丑闻严重摧毁了他作为开国君主的权威形象,使得后梁政权始终缺乏道德号召力。这种权威的丧失不仅加剧了朝臣和诸子之间的纷争和矛盾,也削弱了后梁政权的稳定性和凝聚力。最终,这种内乱导致了后梁的加速崩溃和灭亡。

综上所述,朱温晚年引发内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伦理道德的沦丧、权力结构的崩坏、义子制度的反噬以及政治权威的丧失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后梁政权的动荡和崩溃。

上一章 北汉世祖刘旻 我眼中的皇帝们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南汉刘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