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颍南唐烈祖李昪
刘颍大唐乾宁二年,杨行密作为淮南节度使攻打濠州,成功拿下后,他在城中巡查时,偶然发现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童。 唐末时期,社会混乱,流浪儿童随处可见。杨行密对此已经习以为常,然而,他注意到一个特别的孩子。这孩子的眉宇间透着一股难以言表的英气,让他感觉这个孩子与众不同。因此,他决定当场收养这个孩子为他的义子。 在古代,收养义子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许多家庭因为没有儿子,所以会选择收养一个孩子作为自己的继嗣。但是,杨行密家里本来就有好多儿子,他还要收养义子,这让他的其他亲生儿子感到不满。特别是杨行密的大儿子杨渥,他内心很不满,但因为是父亲做的决定,他不敢公开反对,只能在背后为难那位义子。
刘颍再三遇到这种事,杨行密也感到十分困扰,最终只能做出决定,将那个流浪儿送给自己的亲信徐温作为养子。 徐知诰自小经历了流浪生活,这段经历让他学会了如何把握时机、进退得当。他把徐温当作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尊敬,这种真诚的态度也让徐温对他倍感亲切,对这个养子更是疼爱有加。
刘颍杨行密在天祐二年(905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去世,那时他已经成为了吴王。杨行密明白自己的长子杨渥可能无法威严地控制他手下的勇猛部将,所以他临死前托付了亲近的徐温和张颢,希望他们能帮助杨渥。

刘颍杨渥不愿被别人操控,于是迅速行动,信赖亲信,建立了一支全新的禁军卫队。他使宣州刺史王茂章离开,严惩了暗中谋反的淮南节度判官周隐,并将其处决。同时,他还将淮南节度副使刘威贬职,这些行动让他初步展现了强大的威严和掌控力。 明白地方已经稳定下来后,接下来应该慢慢处理身边权力过大的徐温和张颢。但是杨渥这个人很自信自己的武艺高强,选择了太过激的手段来压制他们。结果却是适得其反,让之前有点矛盾的这两个人竟然联合起来一起对抗他。幸好杨渥身边有一支忠诚的卫队保护,让徐温和张颢没有机会下手。 在公元907年四月的天祐四年,江西的割据势力钟传因病去世,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继承权大打出手。杨渥看到了这个机会,觉得这是个扩大自己势力的好时机,于是他立刻派出了自己的亲信秦斐去征战那些争夺继承权的钟氏子弟。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杨渥特派朱思勍、范师从、陈璠三位将领带领亲卫部队出征。一方面让他们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也期望他们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从而有机会提升职位。然而,这样的安排无疑给徐温和张颢提供了一个削弱杨渥势力的契机。
刘颍在军队还未抵达之际,徐温先行一步,派遣部将陈祐率快马急驰至秦裴所在地。陈祐告知秦裴,声称朱思勍等人已经谋反,需要立即就地诛杀。之后,他打算暂时罢黜杨渥,将整个杨吴的势力划分开来,并代表杨吴向朱温投降。整个计划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局势并保住目前的利益。 在公元908年五月份,杨渥被徐温和张颢联手推翻,不久便被他们杀害了。之后,他们选择了杨行密的次子杨隆演成为新的吴王。然而,徐温和张颢之间的关系一直不和,不久之后,徐温设计除去了张颢。这样,徐温就独揽了杨吴的大权。 现在,徐知诰已经快二十岁了,他热爱读书并且擅长骑马射箭。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徐温安排他担任了升州副使和知州事。升州就是现在的南京,这个地方十分重要,可以看出徐知诰在徐温心中的重要地位。 虽然徐温掌握了大权,但他的地位并不稳固。那些曾经跟随杨行密出生入死的勋臣旧将,对靠阴谋起家的徐温非常不满,他们打算暗中除掉他。不过,尽管这些将领心怀不满,但徐温仍然需要谨慎应对,以确保自己的地位不受威胁。 在天佑九年三月的时候,宣州观察使李遇、镇南节度使刘威以及輋州观察使陶雅密谋打算对付徐温。得知这个消息后,徐温决定先发制人,他派出了黑云都指挥使柴前去征讨。为了加强实力,他还安排了他的得力助手徐知诰一起出征。就这样,徐温和他的军队开始了行动。
刘颍李遇也并不是个平庸的人,但双方持续一个多月的战争仍然不分高下。为了迫使李遇投降,徐温甚至抓了他的小儿子来劝降。面对幼子的哀求声,李遇无法忍受,最终选择投降。然而,徐温随后就残忍地屠杀了李遇全家。这一举动,让徐知诰深刻理解了斩草除根的重要性。 战后,根据各自的战功进行封赏,徐知诰被提拔为升州刺史。 养父非常重视徐知诰,让他感到十分感激。他决定以自己的行动回报养父的关怀与期望。于是,他来到升州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当地状况。他严厉打击贪污腐败,选拔有才能的人担任官职,致力于政治教化,修复了破损的城市设施。五年时间过去,升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生活富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徐知诰本以为自己的出色表现会得到养父的认可,不料却引发了徐温的猜疑和忌惮。虽然徐温对徐知诰颇为赏识,但终归不是亲生骨肉。 在巡视升州的时候,看到徐知诰把升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但出于担忧他权力过大难以控制,于是将其调任至润州担任团练使。同时,安排自己的儿子徐知训留在广陵,名义上是协助杨隆演,实际上是为了监视他的行为。这样的安排,使得父子二人相互配合,可以更稳固地掌握朝廷大权。
刘颍
刘颍很明显,徐温的做法让徐知诰感到不满。润州经历了多次战乱,现在人口稀少,比起升州和广陵来差得远。虽然徐知诰称呼徐温为父亲,但他无法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对待。 于是,徐知诰向他的父亲徐温提出申请,希望能去宣州工作,那里更富裕。然而,不论徐知诰如何请求,徐温始终不同意,这件事让父子之间产生了隔阂。 当徐知诰犹豫不决时,他的谋士宋齐丘私下里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宋齐丘认为润州是个优越的地点,因为它与广陵仅有一水之隔。而且,徐知训一直表现得骄横跋扈,目中无人,这种情况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如果广陵出了问题,我们可以轻易地利用润州的地理位置出兵支援,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掌握大局。 宋齐丘的一番话让徐知诰恍然大悟,立刻决定前往润州。他的思路被宋齐丘的话语所启发,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瞬间清醒,立刻行动了起来
刘颍局势的发展正如宋齐丘预料的一样,徐知训并没有继承父亲徐温的政治智慧。徐知训过于依赖父亲的地位和权力,因此变得骄傲自大且自私自利。他经常拉着杨隆演一起参与娱乐活动,像是演戏之类的,而在这些活动中,徐知训甚至会自任参军,让杨隆演扮演仆从的角色,完全不遵守君臣之间的礼节。 得知李德诚这个威武军节度使家里竟然藏着数十个家妓,杨隆演这边都已经被惊动了,更别说其他大臣了。于是有人立刻向李德诚讨要这些家妓,但李德诚却委婉地拒绝了。这件事让徐知训大为恼怒,他竟然当着李德诚派来的人的面发誓要杀掉李德诚的全家。 关于大将朱瑾和徐知训之间的事情。朱瑾好心好意地给徐知训讲解兵法,可是徐知训却对朱瑾家里的歌伎产生了兴趣。这让朱瑾感到非常气愤,但也无可奈何。他多次劝说杨隆演找机会杀掉徐氏父子,但杨隆演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他又能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