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论坛上,全息投影里跃动的纺织新技术演示让红梅攥紧了笔记本。当听到这项技术能将印染废水循环利用率提升至92%时,她仿佛看见工厂那台轰鸣着向外排放蓝黑色污水的老机器正被淘汰。散场后她揣着发烫的邀请函连夜赶回工厂,连高跟鞋在车间水泥地上踩出的声响都透着急切。
"晓燕,这次咱们可得抓住机会!"红梅将平板重重按在会议桌上,3D建模的智能纺织机在屏幕里缓缓旋转,"欧盟新出的环保法规咱们就差这临门一脚,要是能拿下..."她的声音突然哽咽,想起上个月环保督查时,车间角落里堆积的化学废料袋像座小山,压得她整夜失眠。
晓燕的手指在数据报告上反复摩挲:"光是设备采购就要吃掉半年利润,而且那些德国工程师说的'智能控制系统',咱们的老师傅连触摸屏都摸不利索..."话音未落,生产主管老张就重重拍了下桌子:"刚还完银行贷款,现在又要赌?上次引进的半自动梳棉机到现在还在仓库吃灰!"会议室瞬间炸开锅,技术部小李抱着图纸跳起来:"但能耗能降40%啊!"财务总监的计算器按得噼啪响,像是要把风险都敲碎在数字里。
红梅没再争辩,第二天就带着技术骨干钻进资料室。泛黄的技术手册和全英文说明书堆得比人还高,她把翻译软件的语音外放调到最大,对着"纳米级纤维喷织技术"几个字反复咀嚼。深夜的车间里,她和技术员小王蹲在老机器旁,用粉笔在地上画出新设备的管线布局,裤脚沾满机油也浑然不觉。晓燕则带着工会主席挨个找老员工谈心,在食堂宣传栏贴出"新技术明星员工奖励计划",甚至请来退休的老厂长现身说法。
设备到港那天正下着暴雨。红梅站在集装箱旁,看着浑身湿透的叉车司机将三米高的主机缓缓卸下。但打开木箱的瞬间,所有人都倒吸冷气——德文操作面板密密麻麻的指示灯,像外星文字般让人头皮发麻。调试的第七天,新设备突然喷出刺鼻白烟,吓得正在清洁的女工尖叫着后退。老张黑着脸把安全帽往地上一摔:"我就说这洋玩意儿靠不住!"
深夜的车间只剩红梅和德国工程师视频连线的蓝光。她举着手机,镜头扫过不停报错的显示屏,用蹩脚的英语反复确认参数。翻译软件的机械音在空旷的厂房里回荡,突然她发现说明书角落里的小图标,那是个被大家忽略的电压转换标识。当她颤抖着拧动电源转换器,设备的嗡鸣终于变得平稳时,窗外的天已经泛起鱼肚白。
三个月后的新品发布会上,触摸如云朵的再生纤维面料铺满展台。当质检报告显示各项环保指标远超欧盟标准时,红梅的泪水滴在布料上,晕开小小的水痕。晓燕指着台下举着订单的外商,声音带着笑意:"你看,那个穿蓝西装的,说要包下咱们半年产能。"
暮色中的车间,新设备规律的嗡鸣与老机器的咔嗒声交织成独特的交响。红梅摸着泛着金属光泽的操作面板,想起论坛上那句话:"纺织业的未来,藏在每一次对技术的敬畏里。"远处,晓燕正带着年轻技术员研究新的智能管理系统,夕阳为她们的身影镀上金边,仿佛在编织着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