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的风穿过走廊,带着泥土的气息——那是我心底隐晦的悸动,在无人处疯长”☆☆
鹿挽心想拉他的手,却被他轻轻避开。这个克制的动作让她眼眶发热。丁程鑫站在床尾,灯光从头顶照下来,在他眼窝投下深深的阴影。
丁程鑫你会好好的
他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丁程鑫我保证
然后他转身离开,脚步声在走廊上渐渐远去。鹿挽心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出来,因为术前情绪波动会影响血压。她摸出那个小盒子,借着床头灯打量:是一个精致的星空投影仪,盒子上贴着一张便签:「把病房变成天文馆。——X」
第二天的手术很顺利。鹿挽心在ICU醒来时,胸口缠着厚厚的绷带,各种管子连接着监控设备。麻药退去后的疼痛像潮水一样涌来,但她却莫名地感到平静——枕头下的星空仪还在,隔着布料传来坚硬的触感。
转入普通病房后,丁程鑫如约没有出现。但他每天都会托护士带来东西:有时是一本书,有时是一张手抄的诗,更多时候是各种有助于恢复的营养品。鹿挽心把这些当作拼图,一点一点拼凑出他不在场的生活轨迹:从字迹的潦草程度判断他是不是熬夜了,从便当盒的花纹猜他今天去了哪家店。
唯一打破这个默契的是术后第七天。那天鹿挽心第一次下床活动,伤口疼得眼前发黑。她咬着牙在走廊里挪动,突然听见楼梯间传来熟悉的咳嗽声——丁程鑫特有的,压抑在喉咙深处的轻咳。
她僵在原地,心跳监测仪立刻发出急促的滴滴声。护士闻声赶来,鹿挽心被扶回病床,却一直盯着消防通道的门。那扇门微微晃动着,像是刚刚有人匆忙离开。
晚上,护士送来当天的"补给":一盒手工巧克力,每颗都做成星星的形状。盒子里没有便条,但鹿挽心知道这是他亲手做的——有颗星星缺了个角,那是丁程鑫一贯的"签名"。
恢复期漫长而枯燥。鹿挽心渐渐能下床走更远的路,有时会偷偷溜到住院部的小花园。初春的风还带着寒意,但阳光已经变得温柔。她常坐在长椅上读丁程鑫送来的书,在空白处写一些小回复,第二天就会发现书上多了新的批注——他们用这种间接的方式"交谈"。
出院前一天,鹿挽心收到一个厚厚的信封。里面是丁程鑫这三个月来的日记复印件,每一页都记录着他没来医院的日子:上学路上的樱花开了,常去的书店进了新货,他母亲开始学做鹿挽心喜欢的菜式...琐碎却温暖的日常,像是把缺席的时间一点点补回来。
最后一页写着:「明天就可以真正见面了。这次换我在校门口等你。——X」
鹿挽心把这一页贴在胸口,窗外刚下过雨的空气清新得让人想哭。三个月的心墙即将倒塌,而她的心脏——那颗被修补过的心脏,正为即将到来的重逢跳动得无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