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楼的归墟镜在子夜爆发出刺目银光,沈昭腕间的蝴蝶扣与指间双戒同时悬空,镜面上清晰映出 1995 年潘家园的解雨臣——他正将最后一枚青铜扣按进罗盘,抬头望向镜面,唇角勾起第一卷熟悉的温润笑意。
"沈姐姐,别来无恙。"解雨臣的声音穿过镜面,带着北京秋夜的干爽,"德国的齐小王爷,有没有把听风玉磨出包浆?"
沈昭望着他白大褂下露出的解家纹章,忽然想起第一卷在潘家园初见时,他袖口的蝴蝶扣正是此刻镜中同款。"小花,你修复的罗盘..." 她指尖触碰镜面,碎片与现代罗盘的共振在镜面上荡起涟漪,"是我在沉龙冢丢失的那半块?"
解雨臣点头,指尖抚过罗盘背面的"沈昭"二字:"1990 年在巴乃,我从汪家地窖挖出它时,碎片还带着听风玉的余温。"他忽然轻笑,"黑瞎子在德国写的十七封信,我都收在解语楼密室——每封都夹着你快穿世界的矿石。"
黑瞎子忽然凑近镜面,墨镜滑到鼻尖:"解当家,1920年寄的蝴蝶扣,你戴了多久?"
解雨臣挑眉,翻出衬衫领口的银链,蝴蝶扣在灯光下泛着与沈昭同款的荧光:"从七岁戴到现在。"他望向沈昭,"师娘说,这是解家初代家主留给双脉者的引路灯。"
张启山展开解家祖传的《归墟织梦图》,十二只蝴蝶对应着全球十二处镜渊裂隙,每只翅膀都绣着黑沈二人的剪影。"汪家的机械傀儡,正在污染这些锚点。"他指向美洲版块的蝴蝶翅膀,那里有焦黑的齿轮印记,"1918年北非的裂隙,已经出现时空坍缩。"
张起灵忽然将黑金刀横在图上,刀身倒映出解雨臣实验室的场景:"解家的时空信标,需要双脉血激活。"他望向沈昭,"就像你在解语楼激活的戏楼战阵。"
沈昭的双戒突然发烫,镜中解雨臣举起个青铜匣子:"这是解家初代的「时空织网器」。" 他打开匣子,里面躺着十二枚初代扣,"需要沈姐姐的碎片与黑瞎子的听风玉,重新校准全球锚点。"
黎明前的茶楼暗室,沈昭与黑瞎子并坐在青铜祭坛前,十二枚蝴蝶扣在祭坛上围成星图。解雨臣的虚影从镜中投射而来,手中捧着现代解家的织网器:"沈姐姐,跟着我的节奏哼唱《归墟引》。"
沈昭闭上眼睛,蝴蝶扣与双戒的共振化作声浪,祭坛中央浮现出全球十二处镜渊裂隙的影像。她听见黑瞎子的心跳与自己重合,听见张起灵的刀风、二月红的笛音、张启山的天灯爆鸣声,全都汇入同一频率。
"北非锚点校准完成。"解雨臣的声音从镜中传来,"沈姐姐,还记得在潘家园,你教我辨认沉龙冢陶片的纹路吗?现在,那些纹路正在激活当地的听风纹。"
黑瞎子忽然睁眼,软剑轻点祭坛的美洲星位:"1918年我埋在卡萨布兰卡的听风玉碎片,果然和沈老板的罗盘同频。"他望向镜中解雨臣,"解当家,该你启动北京锚点了。"
破晓时分,沈昭站在解语楼飞檐,看着蝴蝶扣的荧光连成十二道光束,射向全球镜渊裂隙。解雨臣的现代影像同步出现在每道光束中,他手中的织网器与沈昭的碎片共振,正在缝补时空裂缝。
"沈姐姐,你快穿世界的第137个小世界,锚点在德国汉堡。" 解雨臣的声音带着笑意,"黑瞎子藏在那里的铁皮箱,我替你保管了三十年。"
沈昭望着光束中的汉堡港口,想起快穿世界里,那个总在雨夜为她站岗的佣兵队长。"小花,你为何..." 她忽然哽咽,"为何解家世代守护我们?"
解雨臣的虚影伸手,隔着镜面触碰她的蝴蝶扣:"因为解家的针脚,本就是双脉者的肋骨所化。"他望向黑瞎子,"初代家主说,双脉者每世相遇,都会为解家留下一缕时空丝线——而我们,负责将这些丝线,织成保护你们的网。"
黑瞎子忽然握住沈昭的手,双戒的星图与蝴蝶扣的听风纹在晨空中拼成完整的归墟镜。他低头,吻落在她指尖的 "昭" 字戒上。
1995年现代,解雨臣望着织网器上同步亮起的十二盏灯,终于摘下蝴蝶扣,露出颈间与沈昭同款的听风纹胎记。"师娘说得对。"他喃喃道,指尖抚过罗盘背面的"齐暄"二字,"双脉者的相遇,从来不是偶然,是解家百年前就开始编织的,最坚韧的网。"
解语楼的飞檐上,张起灵收起黑金刀,刀鞘上的解家纹章与沈昭的蝴蝶扣遥相呼应。他望向远处的朝霞,想起1915年柏林的雪夜,解家小姐将蝴蝶扣塞进他掌心时说的话:"当双脉者戴上初代扣,解家的针脚,就成了他们的翅膀。"
沈昭望着腕间的蝴蝶扣,终于明白解雨臣曾说的那句 "戏台上的针脚,都是归墟镜的丝线" 的深意。她转头,看见黑瞎子正对着镜面整理墨镜,镜中映出1995年的解雨臣,正将写着 "平安" 的信笺塞进罗盘夹层。
时空的丝线在镜渊中交织,解家的针脚在两个时代同时起落,无论汪家的齿轮如何转动,解家的织网人永远在缝补。而她与黑瞎子的手,将永远紧扣在时空的星图上。就像此刻,双戒的光芒,正穿过镜渊的裂隙,在1925年的长沙与1995年的北京,同时亮起。 端午节快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