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好不回驿站的几人没有去别家小店探索新口味,而是直接给自己摊了几张煎饼果腹,那么辛苦赚来的钱可不能便宜了别人。
沈建设的厨艺说不上顶级,但在业内也叫的上名号,故而他即便是在物资设备较为匮乏的唐朝,也成功复刻出了与现代煎饼相差不远的口味,食物的香气飘出去老远,惹得过路行人纷纷回眸。
……
“咕咕咕~”
突然响起的肠鸣在安静的马车中尤为清晰,刘常面色尴尬地摸了摸肚子,对着主位认真看书的林晏讪笑,“不好意思啊,郎君。您这回入宫太久,我这肚子有点儿……撑不住。”
刘常是个面容清秀的小伙儿,天生的一双大眼睛给他本应成熟的脸增添了些许幼态,加之年龄确实要小上两岁,所以见他如此,林晏不仅没有下属打扰的愤怒,反而只有亲近之人偶尔脱线的无奈。
他笑着摇摇头,放下手边的书信,“正好,我也饿了,回去吃饭吧。”
听到这话,刘常的面上多了些犹豫,一向有话直说的他斟酌了片刻后便开口道,“郎君,咱要不别回去了。”
“为何?”林晏轻轻皱眉,表示不解。
“郎君你瞧。”说着,刘常掀开了马车的窗帘,“我们都已经在汇聚了各类美食的聚贤巷中了,想吃什么还不是几个铜板的事情,何必舍近求远。”
“而且郎君还可以趁此机会巡查一番,省的来回跑了。”越说越觉得有理,刘常一张娃娃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马车外的景象通过被掀起的缝隙映入眼帘,林晏也觉得这一番话颇有些道理,便点头同意了请求。
主仆二人下了车,在聚贤巷中缓缓逛起来。
盛世唐朝,又在天子脚下,虽汇聚了三教九流,但聚贤巷却仍是个繁华之地。
常年沉浸于公务与家仇的林晏见到如此国富民安的景象,紧绷的心弦不免有了些许放松。
“瞧一瞧!看一看啦!”
“煎饼果子!”
“新鲜又好吃的煎饼果子!”
闻所未闻的新鲜名词传入耳中,林晏与刘常心中疑惑。二人对视一眼后便循声走去。
吆喝的摊头边聚集了不少百姓,大家手里攥着铜板,兴致盎然地跟老板喊着自己的需求,场面热烈,实属少见。
“刘常,去问问。”林晏侧头吩咐道。
“是。”刘常颔首。
随着距离的缩短,刘常惊讶地发现,这个摊头的人虽然多,但却都很有纪律,人们听话地排成两排等待出餐。
因着队伍人数差不多,刘常就随便一队的最后,他看着前面透露着期待的后脑勺,他大眼睛一转,从兜里掏出合群的铜币,问道,“郎君,这里是在卖什么啊?”
前面的人应声转头,眼中藏着不易察觉的鄙夷,“这位郎君连摊主卖什么都不知道就排上队了?”
闻言,刘常面露窘迫。
是他心急了。
然而,作为一个优秀的侍从,他坚信自己能够完美解决各种突发状况。
于是小脑瓜子一转,刘常的嘴角挂上了和善的笑容,“哎哟,我这是饿急了才循着香味找过来的。”
“我见这边人多,香气又浓,做了半天工便想着吃点好的就排上了。”
“这不是才反应过来自己连店家卖的什么都不知道,就想着问一下。”
都是打工的苦命人,前面的大哥在听到刘常的解释后瞬间便共了情,他侧过身和人说道,“这家煎饼摊儿是姓沈的一家人昨儿们新开的,我跟你说,他们上午还……”
等大哥说完煎饼摊儿的“历史”,队伍也正好轮到了他俩,为表感谢,刘常直接包了大哥的饼,又给自己和林晏分别买了一个,然后便举着两只抓得满满当当的手,吭哧吭哧跑回林晏身边。
沐浴在煎饼的香气中,刘常用极快的语速报告完了一切,已经饿的不行的他刚落下话音就啃起了煎饼,温软与酥脆的口感瞬间充斥于口腔,心灵与肠胃的满足让他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好吃!
真心好吃!
相比于吃得忘情的刘常,旁边的林晏就要淡定的多。他先是上下端详了一遍,然后才不急不缓地将饼送入口中。
味道确实不错。
但是……
目光渐渐移向不远处忙碌的一家人,林晏的脑海中浮现出刘常的转述。
“那家人昨天上午还说要举行什么拍卖竞价的制度,结果下午就放弃了,转而以确切的价格售卖煎饼。”
拍卖?竞价?
真是旷古未闻。
这家人究竟是什么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