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
1. 赵匡胤:后周大将,时任殿前都点检,手握重兵,心怀壮志。
2. 赵普:赵匡胤的谋士,足智多谋,一心辅佐赵匡胤成就大业。
3. 赵光义:赵匡胤的弟弟,年轻气盛,对兄长忠心耿耿。
4. 石守信:赵匡胤的结义兄弟,禁军高级将领,在军中威望颇高。
5. 韩通:后周副都指挥使,忠诚于后周皇室。
6. 士兵甲、乙:后周士兵
第一幕:出征前夕
时间:夜晚
地点:赵匡胤府邸
场景:赵普、赵光义、石守信在赵匡胤府邸密会。
赵普(眉头紧皱,神色严肃):“如今主少国疑,天下动荡,正是大人成就大业的好时机。此次出征,我们可在途中谋划大事。”
赵光义(急切地附和):“兄长,赵先生所言极是。你威望甚高,将士们都信服你,若能顺势而为,定能开创一番新局!”
石守信(双手抱拳道):“俺也愿全力支持大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匡胤(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此事非同小可,切不可操之过急,还需从长计议,万不可连累众兄弟。”
第二幕:陈桥驿传言
时间:行军途中,夜晚
地点:陈桥驿军营
场景:士兵们围坐在一起休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士兵甲(神秘兮兮地):“哎,你们听说了吗?军中传言,等此次出征回来,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大人就要当皇帝了!”
士兵乙(惊讶道):“真的吗?这可是大事,不会是假的吧?”
士兵甲:“千真万确!我听高级将领们都在私下议论呢,说这是顺应天命,只有赵大人才能带领我们结束乱世,过上好日子。”
此时,赵光义走过来,听到士兵们的议论,嘴角微微上扬。
赵光义(大声道):“兄弟们,若赵大人真能成为皇帝,那是我们的福气!跟着赵大人,日后必定荣华富贵!”士兵们纷纷点头,士气高涨。
第三幕:黄袍加身
时间:清晨
地点:赵匡胤营帐外
场景:赵普、赵光义带领众将士,手持兵器,聚集在赵匡胤营帐外。
赵普(高声喊道):“如今局势动荡,国家不能一日无主,赵大人德高望重,我们愿拥立赵大人为皇帝,大家意下如何?”
众将士(齐声高呼):“愿拥立赵大人为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时,赵匡胤从营帐中走出,装作一副惊讶的样子。
赵匡胤(连忙摆手):“诸位兄弟,这可使不得!我深受皇恩,怎能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赵光义(上前一步,将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兄长,这是天命所归,将士们的心意,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众将士(再次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匡胤(见此情景,长叹一声):“既然诸位兄弟如此抬爱,那我就暂且应下。但我有一言,若我登基,众将士必须遵守军纪,不得侵扰百姓,不得欺凌朝中大臣,违令者斩!”
众将士(齐声应道):“谨遵大人命令!”
第四幕:回师京城
时间:数日后
地点:京城城门
场景:赵匡胤率领大军回师京城,城门紧闭。韩通在城墙上,一脸愤怒地看着城下的赵匡胤。
韩通(大声怒斥):“赵匡胤,你这叛臣贼子,竟敢谋反篡位!我今日定不会让你进城!”
赵匡胤(抱拳说道):“韩将军,我赵匡胤此举实是无奈之举。如今主少国疑,天下大乱,我只是想结束乱世,还百姓一个太平。只要你打开城门,我保证不会为难你和城中百姓。”
韩通(不为所动):“哼,你少在这里花言巧语,我绝不会相信你!”
这时,石守信上前一步。
石守信:“韩通,你不要执迷不悟!如今大势已去,你若继续抵抗,只会白白送命,连累城中百姓!”
韩通还想再说什么,突然,城墙上的士兵们纷纷倒戈,打开了城门。原来,赵匡胤早已暗中安排人收买了守城士兵。
韩通(大惊失色):“你们……你们怎么能背叛朝廷!”
还没等韩通反应过来,石守信已经率领士兵冲进城内,韩通在混乱中被杀死。赵匡胤顺利进入京城。
第五幕:登基称帝-
时间:不久后
地点:皇宫大殿
场景:赵匡胤在大殿上接受群臣朝拜,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宋。
赵匡胤(坐在龙椅上,威严地说道):“自今日起,我大宋将开启新的篇章。望诸位爱卿能尽心辅佐,共同治理好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
群臣(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