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渐弱的暮夏,苏府后花园里的荷花正开得热烈,粉白花瓣在风中轻颤,一池碧水映着朱楼画栋。
苏瑶倚在九曲回廊的雕花栏杆上,指尖捏着半卷烫金诗笺,望着远处亭子里陆续到来的宾客,唇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这场由她撺掇父亲举办的诗会,醉翁之意不在诗。
“姑娘,杨公子到了。” 丫鬟翠儿压低声音提醒。苏瑶轻晃手中团扇,望着那抹熟悉的身影穿过月洞门。
今日的杨羡褪去了往日的张扬,一袭月白长衫衬得身姿愈发挺拔,腰间玉佩随着步伐轻撞,发出清脆声响。他与周遭文人墨客寒暄时,眼角余光却不自觉地往回廊方向扫,显然还记挂着那日香粉铺的偶遇。
苏瑶转身躲进垂花门后的阴影里,指尖抚过心口处藏着的丝帕 —— 那上面用金线绣着并蒂莲,正是她昨日亲手所作。
待诗会正式开始,她才莲步轻移,款步走到众人面前。广袖轻扬间,发间珍珠步摇簌簌作响,引得满堂目光都聚了过来。
“今日以‘春闺怨’为题,还望诸位公子不吝赐教。” 苏瑶声音软糯,却暗含几分挑衅。她特意选了这个最易勾起情思的题目,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杨羡,见他微微挑眉,似是察觉到了她的心思。
文人墨客们纷纷挥毫泼墨,或写思妇倚栏,或叹红颜寂寞。苏瑶托腮听着众人纷纷叫好。
自己却轻轻摇头:“众位的诗虽好,却少了几分真切。” 她莲步轻移,走到杨羡身侧,袖口扫过他手背,“若让我写,当是‘那日相逢香满袖,今朝独坐月如钩。檀郎一去无归信,误把春心付水流’。”
诗中暗藏那日香粉铺的相遇,杨羡瞬间怔住。他抬眼望去,正撞见苏瑶眼底流转的情意,心尖猛地一颤。周围文人却未察觉其中玄机,只道苏瑶才思敏捷,一时间赞叹声四起。
苏瑶转身回到座位,故意将丝帕 “不小心” 掉落在地。丝帕落地时展开一角,露出绣着的并蒂莲,她却恍若未觉,继续与旁人谈笑。
杨羡的目光死死钉在那方丝帕上,见无人注意,便借着俯身捡笔的机会,将丝帕收入袖中。指尖触到丝帕上细密的针脚,他不由得想起苏瑶方才靠近时身上那股若有若无的幽香,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诗会过半,众人酒意渐浓。苏瑶见时机成熟,便以取琴为由,起身往内院走去。她特意放缓脚步,时不时回头张望,果然见杨羡找了个借口跟了上来。
穿过月洞门,苏瑶躲进一片竹林。竹叶沙沙作响,将她的身影掩映得若隐若现。脚步声由远及近,她屏住呼吸,待杨羡走近,突然从竹林中走出,直直撞进他怀里。
“啊!” 苏瑶惊呼一声,伸手死死攥住杨羡的衣襟。杨羡下意识搂住她的腰,两人贴得极近,几乎能感受到对方的心跳。苏瑶仰起脸,眼尾泛着水光:“杨公子,吓死我了……”
杨羡望着怀中娇弱的人儿,只觉得一阵口干舌躁。温热的呼吸喷在他颈间,带着淡淡的胭脂香。他喉间滚动,声音沙哑:“苏姑娘怎的如此不小心?”
“这竹林里好似有什么动静……” 苏瑶说着,突然将脸埋进他胸口,“杨公子,你可要护着我。” 她的指尖轻轻划过杨羡的后背,隔着衣料都能感受到那滚烫的温度。
杨羡只觉得肝火直窜脑门,他强压下心中的躁动,正要开口,却听远处传来呼唤苏瑶的声音。
苏瑶猛地抬头,眼神慌乱:“不好,怕是有人寻来了,我们这样不合礼法。” 她挣脱杨羡的怀抱,却在转身时故意将一缕发丝勾在他的玉佩上,“杨公子,后会有期。”
待杨羡回过神,竹林里早已没了苏瑶的身影。他摸出袖中的丝帕,嘴角不自觉地扬起。这场诗会,分明就是苏瑶设下的局,可他却甘之如饴,甚至开始期待下一次的 “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