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深夜,德莱西被以“陛下召见商议紧急国事”为名,骗至布莱尔的书房。等待她的,不是布莱尔的清醒,而是她手中那冰冷的刀锋。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德莱西紫灰色的眼眸中倒映着的,或许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无尽的讽刺与悲凉。
她看清了未来,却没能改变未来;她一心想要拯救王国,却最终死于她试图拯救的“女王”之手。她的智慧、她的远见、她的骄傲,在所谓“剧情力量”和“主角光环”的碾压下,脆弱得不堪一击。
德莱西死后,布莱尔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迅速给她安上了“阴谋叛国,事败畏罪自尽”的恶名。
这个罪名拙劣而可笑,皇室内外、朝野上下,但凡有点头脑的人,谁不知道德莱西对加大尼亚的忠诚毋庸置疑,她的“叛国”根本是无稽之谈。
几位忠于王室的老臣和德莱西派系的官员悲愤交加,试图联合上书,要求彻查德莱西的死因,至少为她洗刷污名。
然而,此时的布莱尔早已在艾拉、海莉和身边奸佞的蛊惑下,变得猜忌而残忍。
“他们都是德莱西的同党!意图动摇国本!”布莱尔轻信谗言,举起屠刀,进行了一场血腥的清洗。劝谏的老臣被罢黜流放,敢于质疑的官员被投入监狱,整个王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支持德莱西势力被连根拔起,朝堂之上,只剩下阿谀奉承之辈。
德莱西的死亡,如同抽掉了支撑王国最后的栋梁。失去了她的制衡与远见,布莱尔的短视政策畅通无阻。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看似强大的加大尼亚王国,已经从内部被彻底蛀空。当邻国的铁骑终于撕下友好的伪装,兵临城下时,布莱尔才发现,她的王国早已不堪一击。所谓的盟友们第一时间瓜分了她承诺的利益,甚至反戈一击。
加大尼亚,这个曾经强盛的国家,在内外交困下,四分五裂,辉煌不再。
德莱西接受完记忆后,首先对自己产生了最强烈的质疑和否定。
“这绝不可能,”德莱西的声音低沉而紧绷,带着一种被冒犯的屈辱感,“这记忆中的‘我’,怎会如此软弱、愚蠢?甚至连如此粗劣的构陷、如此明显的恶意都察觉不出来,就像……就像一只被蒙住眼睛待宰的羔羊!”
她无法接受。那个在记忆中向布莱尔摇尾乞怜、坐视母亲赴死、最后自己被设计而死的德莱西。
这与她认知中的自己——那个冷静、敏锐、骄傲、被当作铁血继承人培养的德温女公爵之女——简直判若两人!这比死亡本身更让她感到屈辱。
【那是因为,】系统的机械音适时响起,带着一种解析现象般的平静,【在既定的‘原剧情’中,您作为重要配角,受到了‘女主角’布莱尔的‘主角光环’的强力压制。】
“主角光环?压制?”德莱西敏锐地捕捉到这两个关键词,眉头紧锁,“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