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21年春,乾隆有一子,名为永琪,排行第五,年十六。
乾清宫内,永琪跪在乾隆身前,恳求道:“皇阿玛,您曾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便是这水。
“如今,儿臣已经长成,愿为皇阿玛分忧。
“儿臣愿效仿翁库玛法,去这民间体验百姓疾苦。”
永琪所说之人,便是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的康熙帝。
“永琪,你真的非去不可?”乾隆一脸严肃地看着跪在自己身下的儿子,这可是他现在最看重的儿子了。
永琪眼神坚定看着他,“是,儿臣非去不可。”
乾隆再问:“民间危险,或许还可能遇到刺客乱党,你也不怕?”
“儿臣不怕,学武多年,总该去历练一番,若不然,儿臣也不知,这一身武功,到底是不是真本事?”
永琪的话,终是让乾隆松了口,“也罢,你既坚持,那朕也就不必阻拦了。
“朕派几个高手,随身保护你……”
“不必了,皇阿玛,就让儿臣乔装成普通百姓,一人前往即可。”
永琪摇头,觉得没必要。
“可是……”
这傻孩子从没在民间生活过,要是不派人跟着,万一被人骗了可怎么办?
“皇阿玛,儿臣要靠着自己,在民间好好生活下去,也为皇阿玛去看看,这大清江山,有多少贪官污吏,败坏皇阿玛的名声?”
“好吧。”见傻儿子坚持,乾隆也没辙了。
不过明面上不派人跟着,暗地里却可以多派人随行。
他可就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要是死在了外面,他可就没地方哭去了。
乾隆扶着永琪起来了,又问他:“永琪,你既然决定离开,你额娘那里,可跟她说好了?”
“皇阿玛同意了,额娘那边不愿意也没办法了!”永琪挑眉一笑。
乾隆听到他这么说,也有点懵,“你这个小子啊,是真不怕你额娘生气啊?”
“怕啊,所以先来问了皇阿玛的金口玉言了。”
好嘛,看来他这个皇阿玛,要跟这小子一起遭罪了。
愉妃别的还好,就是对永琪这唯一的儿子看得有点重了。
这稍微去远一点的地方,愉妃就很担心他。
现在跟她说,永琪要出宫,要去江湖历练,愉妃不着急才怪呢。
“你啊你,你是想让朕跟着你一起被你额娘说吗?”
永琪撇撇嘴,“皇阿玛,您这话说的,您可是一国之君,还怕我额娘不成?”
“那倒不至于,只是,愉妃到底是你额娘,你要出门,总要通过她的同意才是。”
乾隆听笑了,他堂堂一国之君,还能怕一个妃子不成?
“朕强行下旨,只怕她心里会记恨朕,万一,她强行抗旨呢,朕是罚还是不罚?”
永琪无奈地说:“皇阿玛,您知道,额娘会这样,也是有原因的,但是,这是病,得治!
“儿臣不可能一辈子都待在这个皇宫里,也不可能永远都待在额娘身边,儿臣会长大的!
“如果额娘还一直这样,那儿臣还怎么娶媳妇啊?”
说到最后,乾隆直接笑出了声,“你说得有道理,那你额娘那里,朕跟你一起说服她,就说,你这次出宫啊,是去给她找儿媳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