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安去魏国,来回不过半个月。
在这期间,大安国由陈景庭暂代安凌云的位置处理朝政,乔慈也开始和他学习,帮他一起处理政务。
等安凌云从魏国回来便投入朝政中,那些陈景庭无法处理的奏折最后都要由她来定夺。
跟个陀螺似的忙了几天,安凌云终于处理好积压的政务,开始着手自己的手工创作。
她画了一份图纸,让工匠按照图纸建了一个大厂房。
又画了手摇纺纱机的图纸,让木匠按照图纸做出几十台珍妮机。
珍妮机的投入使用能促进这个时代女子的独立能力,她派人找了几十名贫苦人家的女子,给她们开工资,让她们成为大安国第一代女工。
在这之后,安凌云又画出蒸汽机的零部件,让几个铁匠日夜赶工,打出她想要的零部件,之后再进行组合。
蒸汽机、纺织机、蒸汽机车、蒸汽轮船……
安凌云打算把现实世界中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复刻出来,在这个世界先行推广。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她自己倒是能造出舰船大炮航母战斗机,可这个时代大部分人都是文盲,他们根本用不明白这些东西。
康郡面朝泱水,是一条天然航道,安凌云派人在泱水边建了个很大的港口,可以同时容纳十几条大船停航。
建立港口,安凌云的本意是让大安的船前往其他州郡进行交易。
毕竟水路运输的优点有很多,运能大、成本低、通用性强、能耗低。
待港口建成后,大安国的水路交易网还没打开,大自然就给安凌云整了个大活,黄河决堤了。
历史上黄河有多次决堤改道的记录,不管怎么治理,这条暴躁的母亲河总会时不时的给黄河两岸的老百姓一顿肘击。
得到这个消息时安凌云愣了一下,至少在原来的历史进程中她没发现有黄河决堤的消息。
或许是有的,只是这个世界的目光更多的聚焦在原来的男女主身上,黄河决堤的消息并没有传出去。
愣了片刻,安凌云便派人前往受灾地区打听消息,灾情状况很快便呈到她的御案上。
这次黄河决堤,从沛水与洰水下游交汇处入黄河处。
受灾地区主要是魏国与边州两国,向东入海口,那里住着的主要是东夷人,也就是后世的安徽、江苏、山东地区。
此时丹郡和翰郡向东的地区已经是一片菏泽,那里的受灾情况不明。
保守估计有七个郡县都被洪水淹没,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大安国的朝堂上,文武百官吵吵嚷嚷各执一词。
有人认为那是其他州郡的灾难,与大安国无关,大安国应该按兵不动。
也有人认为,同属中原地区的子民,在这样的天灾之下,有能力总要救上一救。
更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发兵的好机会,趁着边州和魏国治理水患之时将他们一举拿下。
为此朝堂上众人站成两排,主战派骂救援派太过圣母,救援派骂主战派没有人性。
两边各执一词,眼看着就要打起来。
安凌云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争论不休的大臣们。
她轻轻敲打着扶手,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诸位爱卿,都安静。”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大殿,殿中瞬间安静下来。
“这次黄河决堤是天灾,受灾的不是我大安国的国民,按理来说就算我们作壁上观也理所应当。”
“然而受灾的与我们同属中原子民,纵使平日里你来我往争夺土地和资源,如今大是大非面前也不能让别人说我们大安国冷血无情。”
“现在我大安国有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论水上救援谁也没有我们专业,有我们快。”
她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张开双臂,目光坚定道,“现在,是时候向诸侯国展现我们大安国的实力。等水灾过后,所有不愿臣服于大安国的诸侯国都会迎来大安国的铁骑!一统中原便在此一举了!”
安凌云的话语激起了朝堂上的一片哗然,但更多的是臣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他们似乎看到了大安国未来辉煌的图景。
“陛下圣明!”
一位老臣率先跪拜,其余大臣也纷纷跟着跪下,齐声高呼,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震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