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郑明山的邀请,“洪林峰”爽朗一笑,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道,“多谢郑兄盛情款待,那林峰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完,郑明山又向“洪林峰”介绍了自己的师父和师妹,“洪林峰”豪爽开朗的性格很快便赢得两人的好感。
午间木代帮大师兄做了一桌简单的饭菜。饭桌上四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很融洽。
“以前我也听说过梅老前辈的大名,只是不知道老前辈有多厉害。如今看到郑兄的武艺,想来老前辈的武功更加出神入化。”
端起茶壶,“洪林峰”恭敬的给梅花九娘斟了一杯茶道,“今日林峰得见高人,愿以茶代酒,敬老前辈一杯。”
梅花九娘微微一笑,目光深邃,语气也比往常温和许多。
“江湖传言往往夸大其词,以你的能力,以后想达到我的成就也不是不可能。你的这杯茶,我便喝下了。”
说完,梅花九娘轻轻抿了一口茶,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赞赏。
她放下茶杯,继续道,“不过,武学之路漫长且艰险,需持之以恒,不可急功近利。你性格豪爽,这是优点,但也要学会内敛,方能在武学之道上走得更远。”
“洪林峰”闻言,神色肃穆,连连点头称是。
饭桌上,四人继续谈笑风生,从武学心得谈到社会趣闻,气氛愈发融洽。
之后的几天里“洪林峰”住在山下有雾镇,又时不时上山和郑明山切磋武艺,再向梅花九娘讨教一二。
连木代都喜欢这个爽朗的大哥哥,他会从镇上给她带各种小东西,有时候是女孩用的发夹,有时候是小孩子喜欢吃的零食。
这天,“洪林峰”再次上山,带来了各种好酒好菜,他说,“郑兄,武馆那边出了点事,我明天就得回去。这一回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来,我今日想和郑兄不醉不归一场,如何啊?”
这几天相处下来,郑明山已经把洪林峰当成兄弟对待,听到他要走,郑明山心里也有点难过。
拍了拍“洪林峰”的肩膀,郑明山笑道,“好!今日我们就来个痛快!木代,你去厨房再拿几个碗来,今日我们要喝个痛快!”
木代笑着应了一声,转身跑去厨房。
不一会儿,她捧着几个干净的碗跑了回来,放在桌上。
“洪林峰”打开酒壶,一股醇厚的酒香扑鼻而来。
他给郑州山和梅花九娘倒了一碗,木代也笑吟吟的举着自己的碗。
“小孩子怎么能喝酒?你喝这个。”“洪林峰”说着给了木代一瓶可乐,木代忍不住扁扁嘴,“洪哥,我已经十七岁,不是小孩子了。”
“十七岁怎么不是小孩子?就算你二十岁,在哥眼里还是小孩子。”
揉了揉木代毛绒绒的脑袋,“洪林峰”的笑容中透着一丝宠溺。
“来!为我们这几日的情谊,干杯!”
倒酒后,“洪林峰”举起碗,豪气万千道。
四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梅花九娘以不胜酒力为由下去休息,把说话的机会留给自己的大徒弟和洪林峰。
这是他们男人之间的情谊,她这个做师父的也不好过多参与。
酒桌上郑明山和“洪林峰”则越聊越投机,从武学聊到了人生理想,再到各种趣闻轶事。
两人的笑声此起彼伏,木代也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偶尔插上一两句话,让整个氛围更加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