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中央放置着一个巨大的装置,形状类似一个金属圆盘,直径约15米。装置表面覆盖着复杂的纹路和符号,这些符号不属于任何已知的人类文字系统。
探查小组在空间内还发现了大量的个人物品,包括衣物、鞋子、手表等,这些物品与"青海明珠号"乘客的描述相符。然而,仍然没有发现任何人类遗体。
当探查小组试图靠近中央装置时,他们的通讯设备突然出现严重干扰,与地面的联系中断了约3分钟。当通讯恢复时,小组成员报告称他们感觉到一股强大的能量波动,仿佛整个空间都在"颤抖"。
出于安全考虑,指挥中心命令探查小组立即撤离。在返回地面后,所有成员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包括头痛、恶心和短暂的记忆混乱。医学检查显示,他们的大脑活动模式出现了异常,但在几天后恢复正常。
这次探查的发现震惊了整个调查团队。他们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青海湖底确实存在一个难以用现有科学解释的人工结构,而这个结构很可能与"青海明珠号"的失踪直接相关。
然而,这一切意味着什么?这个装置是谁建造的?它的用途是什么?它与船只失踪有什么关联?这些问题仍然没有答案。
探查小组带回的材料样本被送往国家最高级别的实验室进行分析。初步结果显示,构成墙壁的材料是一种未知的合金,其成分和结构与地球上已知的任何材料都不相符。这一发现进一步加深了谜团。
不久后,一项更加惊人的发现浮出水面。在对探查小组拍摄的高清视频进行分析时,研究人员注意到,中央装置表面的某些符号与古代苏美尔文明的楔形文字有惊人的相似性,尽管两者显然不是同一种文字系统。
这一发现立即引发了一个大胆的假设:这个地下结构可能早在人类历史记录之前就已存在,而某些古代文明可能曾经接触过它,并受到了影响。
随着调查的深入,政府对信息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格。6月中旬,所有相关的社交媒体讨论都被系统性删除,参与调查的人员被严禁对外透露任何信息。
然而,这种高压管控反而引发了公众的更多猜测。各种"内幕消息"和"匿名爆料"在网络的灰色地带传播,尽管大多数都是毫无根据的捏造。
6月底,调查组作出了一个争议性的决定:将湖底结构封锁,暂停一切探查活动。官方解释称,这是出于安全考虑,因为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无法确保探查人员的安全。
这一决定立即引发了科学界的强烈反对。多位知名学者公开发表声明,认为这种做法是"对科学研究的背叛",并呼吁政府公开所有调查资料。
然而,更多的科学家选择了保持沉默。有传言称,某些参与调查的高级专家在私下表示,湖底结构可能蕴含着超出人类当前认知的技术或现象,贸然探查可能带来无法预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