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但很快恢复正常,「谁知道呢,或许是她操之过急,或许是时机到了不得不行动。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已被抓获,东宫再无内奸。」
林沅瑜不再多言,但心中的疑虑更深。太子对秋菊来历的描述前后矛盾,而秋菊的琴艺又与沈映雪如此相似,种种巧合让她不得不怀疑其中有更深的隐情。
两日后,皇上下旨,命太子率军北伐,务必击退北狄入侵,以告慰天下。太子当即接旨,开始准备出征事宜。
临行前一晚,太子留在紫竹轩陪伴林沅瑜,两人在花园中漫步。
「我不在的日子,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和腹中孩子,」太子柔声叮嘱,「若有任何不适,立刻请太医。母后也会时常来探望。」
林沅瑜点点头,「殿下不必挂念家中,安心征战。臣妾会照顾好自己。」
太子突然沉默片刻,然后意味深长地说:「沅瑜,我们成婚一年有余,你可曾真正了解我?」
林沅瑜心头一震,「殿下此言何意?」
太子凝视远方,「人心叵测,世事难料。有时候,最亲近的人反而最难看透。」
林沅瑜不解他突然的感慨,谨慎回应:「殿下说得对,人心难测。但臣妾相信,殿下必是真心待我的。」
太子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但愿如此。」
次日清晨,太子率军出征,场面隆重。林沅瑜站在城门外,目送大军远去,心中百感交集。
太子临行前的言论让她坐立不安,那几乎像是一种警告,又像是某种暗示。无论如何,她必须更加小心,留心周遭的一切变化。
太子离京后,紫竹轩的守卫更加森严。锦衣卫日夜把守,进出的人都要严格检查。林沅瑜感觉自己像是被软禁一般,虽有皇后和宫女们的陪伴,却也难掩孤独和不安。
一个月后,林沅瑜临产在即,腹痛阵阵。太医诊断,预计三日内便会分娩。皇上龙颜大悦,下令在东宫设立产房,派御医贴身守候。
就在这紧张准备之际,前线忽然传来噩耗:太子率军与北狄交战,不幸中伏,生死未卜!
消息传到宫中,一片哗然。皇上暴怒之下病倒,皇后也悲痛欲绝。朝中文武大臣纷纷请命,要求组织救援队伍。
林沅瑜得知消息,悲痛万分,但她必须强忍悲伤,安心待产。腹中胎儿若有所感,特别不安分,让她痛苦难当。
就在太子失踪的第三天,林沅瑜终于临盆。经过一天一夜的艰难产程,她生下一名皇子,健康壮实。
皇上虽病榻在身,闻听喜讯,龙颜稍霁,立即下旨,册封新生皇子为安平王,赐名李承安,寓意承天安邦。
林沅瑜产后虚弱,但仍坚持亲自哺育皇子。每当抱着小小的承安,她就仿佛看到了太子的影子,心中既欣慰又悲伤。
皇后每日都来探望,对小皇子疼爱有加。然而,林沅瑜敏锐地察觉到,皇后对待她的态度微妙地改变了,不再如从前那般亲切,反而多了一丝疏远和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