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赐垂眸,指尖在衣襟处顿了顿,随即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一份折叠整齐的素色纸张,纸边因频繁翻阅而微微起毛,正是百晓堂加急送来的关键证据。
虞赐“你看,”
她将纸张轻轻递到柴安喜面前,声音沉静却带着分量,
虞赐“这是当时先锋小队递交的请愿书,上面的签名画押里,就有你的儿子。”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柴安喜骤然失色的脸上,一字一句道:
虞赐“当初他们并非被强行安排去送死,而是早就知道此去九死一生,却依旧主动请缨,要去前线保卫大魏的山河。”
柴安喜浑身一僵,双手颤抖着接过那份请愿书,目光死死地钉在纸上。
泛黄的纸页上,一百多个鲜红的指印与工整的签名密密麻麻,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位甘愿赴死的将士。
这哪里是什么被动的安排,分明是字字泣血、句句滚烫的请愿出战书。
他的儿子,他以为惨死在“阴谋”里的儿子,竟是抱着这样的决心冲向了战场。
虞赐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虞赐“你的儿子,是大魏的忠勇好将士,大魏的百姓会永远记得他的付出,历史也会记下他的名字。”
话音一转,她的语气陡然严厉:
虞赐“可你呢?你却因为一己私利,被人蛊惑,扣下了肖大将军的求援信,白白葬送了肖家军那么多儿郎的性命!”
虞赐“他们也是别人的儿子,是家中父母的牵挂;他们也是别人的父亲,是妻儿的依靠。”
虞赐“如今他们含冤而死,这笔账,又该找谁去讨?他们的冤屈,又能向谁去诉?”
真相如同一把淬了冰的利刃,狠狠刺穿了柴安喜的心脏。
他不仅错怪了忠良,更是间接害死了无数无辜的将士。
巨大的悔恨与痛苦瞬间将他吞噬,他再也支撑不住,双腿一软,瘫坐在地,紧紧抱着那份请愿书,肩膀剧烈地颤抖着,撕心裂肺的哭声在屋内回荡,每一声都充满了无尽的懊悔。
虞赐站在一旁,眉头紧紧皱起。
她清楚柴安喜此刻的痛苦有多深,但事已至此,再多的眼泪也换不回逝去的生命,更无法弥补已经造成的伤害。
虞赐“柴安喜,”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复杂情绪,沉声道,
虞赐“现在不是沉溺于悔恨的时候。”
虞赐“你现在能做的,就是告诉我,当初指使你的幕后之人是谁。”
虞赐“只有揪出这个人,才能更快地铲除朝中奸佞,还肖大将军一个清白,也给那些死去的将士一个交代。”
柴安喜的哭声渐渐停歇,他缓缓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满是痛苦与决绝。
他抹了把脸上的泪水,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
柴安喜“小心何如非……是他,是他找到我,让我扣下肖大将军的求援信,还说事后会保我全家平安。”
虞赐“何如非?”
虞赐瞳孔骤缩,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何晏和何如非两张面孔。
这两个人,都是她曾经信任、甚至不愿相信会是坏人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