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方知月将昨夜的发现告诉了河秀映。
她将那颗内部灰色雾气明显浓郁了些许的水晶球,放在两人中间的课桌上。
河秀映只是看了一眼,那双总是带着疏离和冷漠的黑色眼眸里,就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混杂着好奇与忌惮的复杂情绪。
她伸出纤细的手指,指尖悬停在水晶球冰冷的表面之上,却没有立刻触碰下去。
“……这是,情感的残留。”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专业人士在点评作品时的冷静与抽离:
“高浓度的、未曾消散的执念。它们像幽灵一样,附着在那些,承载了它们最后记忆的‘物品’或者‘地点’之上。”
她抬起头,看着方知月,眼神变得凝重起来。
“这东西,很危险。”
“我知道。”
方知月点了点头。
她将水晶球重新收回口袋,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所以,我们才更要去找到它们。”
“在它们,变成下一个‘微笑假面’,或者‘无声合唱团’之前。”
两人没有再多说什么。
一个简单的眼神交换,便达成了一个充满了未知与危险的共识。
她们决定一起行动。
带着这颗能吸收“悲伤”的水晶球,去探寻这个校园里,所有被遗忘的、充满了故事的角落。
去寻找那些,潜藏在和平表象之下的,尚未被点燃的……
火药桶。
她们的第一个目标,是旧礼堂的废墟。
那里,是“无声合唱团”事件的源头,也是整个校园里,怨气最浓郁的地方。
虽然,随着安瑞妍和李智雅的“和解”,那里的怨念已经消散了大半。
但,那些被掩埋在瓦砾之下的、数十个逝去的年轻灵魂,他们最后的绝望与不甘,不可能就这么轻易地,烟消云散。
当她们再次踏入那片,被惨白的月光照得如同坟场般的废墟时,方知月口袋里的水晶球,再次,剧烈地,发烫起来。
一股比昨夜在音乐楼前,感受到的要庞大数倍的、充满了悲伤与怨恨的嗡鸣声,在她们的脑海里,轰然炸响。
方知月强忍着那股足以将她精神都撕裂的冲击,从口袋里,掏出了那颗正在疯狂旋转的水晶球。
她看到,无数缕灰黑色的、带着刺骨寒意的烟雾,正从废墟的每一个角落,从那些断裂的石柱,从那些破碎的瓦砾,从那片被鲜血和泪水浸透了的、冰冷的土地之下,升腾而起。
那些烟雾,像一群被血腥味吸引的、饥饿的秃鹫,盘旋着,尖啸着,朝着她手中的水晶球,疯狂地,汇聚而来。
球体内部的灰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地,变得浓稠,深邃。
几乎要凝结成,纯粹的,化不开的黑。
而在吸收这些“迷雾”的过程中,一些破碎的、不属于她们的感官体验,也开始不受控制地,侵入她们的脑海。
方知月闻到了。
她闻到了混凝土碎裂之后,带着石灰味的粉尘,还有钢筋受潮之后,生锈的味道。
她甚至能“尝”到,被困在黑暗中时,因为缺氧和恐惧,而涌上喉头的,那股混合着铁锈与尘土的、绝望的腥甜。
河秀映则“听”到了。
她听到了,穹顶坍塌时,那毁天灭地的轰鸣。
她听到了,被掩埋在瓦砾之下时,那些年轻的、充满了活力的生命,在临死前,发出的,充满了不甘与怨恨的悲鸣。
那些声音,像无数根烧红的钢针,狠狠地,扎进她的脑子里,搅动着她的理智,让她几近晕厥。
当最后一缕迷雾,被水晶球彻底吸收之后,两人都已是脸色惨白,浑身被冷汗浸透。
她们没有再在这里停留。
她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图书馆三楼的古籍区,那个,她们曾经用来躲避“微笑假面”的阅览隔间。
那里,残留着方知月,为了引出怪物,而刻意表演出的,“学渣”的烦躁与崩溃。
水晶球,在那里,吸收了一缕,相对微弱的、带着几分不耐烦的灰色迷雾。
然后,是体育馆后的器材室。
那里,残留着安民俊,在承受暴力时,那份充满了满足与解脱的,诡异的“痛苦”。
水晶球,在那里,吸收了一缕,扭曲的、充满了自虐与快感的,深灰色迷雾。
在吸收的过程中,方知月,再次闻到了那股,熟悉的,铁锈味。
不是钢筋的锈味。
而是……
血液,干涸之后,留下的味道。
最后,她们来到了二年级A班,那间,她们每天都要待上七八个小时的教室。
水晶球,在这里,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贪婪”。
它像一个饥饿了无数个世纪的饕餮,疯狂地,吸收着,弥漫在整个教室里的,那些,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的“迷雾”。
因为追求绝对秩序而产生的,冰冷的“压抑”。
因为恐惧不正常而强行扮演出的,滑稽的“悲伤”。
隐藏在阳光笑脸之下的,虚假的“疲惫”。
还有,更多更多的,属于那些,早已麻木的、空洞的学生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混杂的“绝望”。
当水晶球,将整个教室里的“负面情绪”都吸收殆尽之后,它,终于,停止了嗡鸣。
球体内部,那些原本还在缓缓流动的灰色雾气,此刻,已经彻底地,凝固了。
变成了一颗,深邃的、不透光的、仿佛能将所有人的灵魂都吸进去的……
纯粹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