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甄嬛开了口,弘历也训斥过了富察琅璍,便给了甄嬛一个面子,没在继续毒舌下去,只冷冷道:“朕素来赏罚分明,皇后既然知错了,那朕罚你抄宫规两百遍,罚奉三年,用来给皇贵妃赔罪!”
“还有,你是皇后,朕不能太过罚你,但你身边不知道劝谏主子的奴才,通通杖三十,再有下次,通通杖毙!”
不分青红皂白的如此严惩她一个皇后,仅仅为了一句口舌之争,还要她低头向皇贵妃赔罪,身边之人受到牵连,哈,当真是好一个赏罚分明啊!
这就是她的夫君,这就是她孩子的父亲,这就是大清英明的皇帝!
心中越冷,富察琅璍越平静,人被逼到极致时,总会生出无限的勇气,她觉得,她从前仰慕崇敬的夫君,如今也不过是个被妖妃迷惑的昏君罢了,她怕过很多,因他心生恐惧,可这一刻,她突然不怕他了。
“臣妾谢皇上开恩!”
一字一句,其中蕴含着无穷的恨意……
甄嬛闭了闭眼,手中的佛珠无声的转动,越来越快,心中暗叹,造孽啊。
随后收拾好情绪,叮嘱了弘历两句注意身体,又提醒素锦要用心照顾皇帝,也要保重自己,面面俱到后,甄嬛才带着富察琅璍离开了。
出了养心殿的大门,甄嬛微微一叹,意有所指道:“皇后,虽然皇上是偏宠皇贵妃了些,哀家也知道你受委屈了,但你到底是大清皇后,将来的太后,谁也越不过你去,你只要自己的分内之事,让人无可挑剔,好日子都在后头呢。”
这话是安慰,也是提醒,甄嬛同样是女人,又怎么会不懂富察琅璍的屈辱?
若是富察琅璍不想着报复,才是怪事。可凭借皇帝的偏心,她做什么都是以卵击石,更何况,皇帝又不是傀儡,大权在握的他,说一不二,若是富察琅璍走错了路,怕是废后近在眼前。
要她说,一动不如一静,虽然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可眼下皇后的境遇,还真是什么都不做才好。
人心易变,谁能说的准将来会发生什么?
如今皇贵妃和皇上正浓情蜜意,她避皇贵妃锋芒,是委屈了些,但来日皇帝若是变心,今日的委屈,未必不会变成皇帝的愧疚。
更何况,她和皇帝还有过两个孩子,再如何,都有份情面在,只要她不犯错,皇帝也不会拿她如何……
当然,能暗中提醒一番,她自认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至于听不听,那就跟她没关系了。
甄嬛的提醒,是建立在正常人的角度,很明显,虽然她意识到了弘历的疯魔和薄情,但她到底还是意识到的不够深刻。她也没想到,弘历比她想的还要无情无义,六亲不认。
从爱上素锦的那刻起,为爱疯魔的他便时刻想要将心爱之人立为皇后,无论富察琅璍有没有犯错,都注定了她的结局。
无非是,会不会有一个更能让他心安理得废后的借口罢了。
再者,富察琅璍也不是甄嬛,到底没有甄嬛的心机和忍耐力,所以,她只会越来越急,越急就越出错,出错就更急,陷入这般的死循环中。
弘历养病期间,素锦时时陪伴,小心呵护,但弘历怎么舍得累到素锦,更多时候,都是他拖着病体,温柔的哄着素锦服药用膳,给素锦念游记话本解闷。
明明人生病的时候,心理最脆弱,脾气也最坏,身体上的痛苦,让人时时刻刻的想要发脾气宣泄出来,可只要一见到素锦,弘历就觉得自己有了无穷的耐心。
那些焦躁烦闷的情绪,好像毛绒绒的蒲公英般,轻轻一吹,瞬间就消散了。
他从不觉得不快,反而因为素锦坚定的陪伴,心中盛满了感动,同样也有愧疚。
愧疚于自己生病,锦儿跟着担惊受怕,所以,哪怕做再多,他也总疑心自己做的还不够好。
身体最不舒服,疥疮的痒意,直达骨子里的时候,弘历总想用手去抓,但看到眼泪汪汪,满是担忧的素锦时,他便靠着顽强的意志力,撑过了一波又一波的痒意。
锦儿这般美丽,他若是挠坏了皮肉,留下疤来,怕是就配不上锦儿了……
弘历养病期间,朝中大臣,一律不见,都是将折子送到养心殿,弘历口述,再让素锦朱批。
在这个过程中,他更是一点点的,手把手教导素锦处理朝政。
下发的奏折上,娟秀的字体与从前皇上的字并不相同,可众臣都理解,毕竟皇上病着,怕是让太监代写的,如此勤政,就连病中也时时挂心,众臣只觉得很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