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似乎又恢复了表面的平静。
宇文铭的人如同被踩了尾巴的毒蛇,暂时缩回了阴影里,没再露面。但将军府的空气里,却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紧绷。
亲兵巡逻的身影愈发密集,每一次经过都伴随着更为沉稳而凝重的脚步声,仿佛踏在人心头的鼓点。
府门也比往日闭得更早,那厚重的木门在合拢时发出的低响,像是隔绝了内外世界的最后一道屏障。连平日里谈笑自如的下人们,也变得谨慎起来,他们的语调压得极低,几不可闻,似乎生怕一个不慎便惊扰了这府邸中潜藏的某种肃穆与危机。
我知道,那场街角的遭遇,像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早已扩散开去。父亲和阿姊他们,定是在暗中织网,准备迎接毒蛇下一次更阴险的反扑。
而我,也没有闲着。
那晚之后,“惊蛰”几乎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贴身戴着,冰冷的金属触感时刻提醒着我,平静之下暗流汹涌。
白芷似乎也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不再只是那个爱哭的小丫鬟,眼神里多了分沉静的警惕,手脚也更麻利。
我将“惊蛰”彻底拆解开来,借着书斋淘来的《百工纪要》和脑海中那些零散的现代物理、机械知识,开始了新一轮的捣鼓。
1. 箭矢改良:之前的牛毛细箭虽淬了麻药,但穿透力终究有限,对付皮甲或稍厚的衣物就力有不逮。
我尝试着用更硬韧的铁木削制箭杆,箭头则用精铁打磨得更细更尖锐,形似钢针,并开了细微的血槽,确保麻药能更快注入。重量增加了一些,但膛线的稳定性和“惊蛰”的力道足以弥补。
2. 麻药升级:原来的麻药见效虽快,但持续时间不够理想。我厚着脸皮去府里的药库翻找,凭着模糊的记忆和医书对照,还真让我找到了曼陀罗花粉和几种有强力麻痹效果的草药。
在府医惊疑不定的目光注视下(当然,我谎称是阿姊要的),我小心翼翼地进行着提纯和配比试验。最终得到一种近乎无色无味的粘稠液体,只需沾上针尖一点,就能让一个壮汉麻痹近半个时辰,代价是味道刺鼻了些,需要特殊封装在蜡丸里,临用时再涂上箭尖。
3. 棘轮优化:实战中发现,快速连发时,棘轮的齿轮偶尔会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在寂静环境中可能暴露位置。
我用牛油反复润滑,又尝试调整齿轮咬合的角度,最终将噪音降到了几乎听不见的程度。同时增加了棘轮的复位弹簧强度,确保在剧烈动作后也不会移位卡死。
4. 隐蔽性提升:我让白芷帮忙,用更柔软贴合的鹿皮重新缝制了臂套,将“惊蛰”的主体部分包裹得更加严实,袖袍垂下时几乎看不出轮廓。发射口也做了伪装,像一枚稍大的普通衣扣。
这些改造耗费了我好几个夜晚,灯火常常亮到三更。手上又添了几道细小的划痕和烫伤。
白芷一边心疼地给我上药,一边又忍不住好奇地看我摆弄那些精巧的零件,眼里满是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