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天色愈发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京城。
将军府高墙之内,短暂的喧嚣过后,是更深沉的、如同暴风雨前最后宁静的压抑。仆役们开始默默收拾行装,护卫们无声地调整着布防,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凝重。
静心别院,那名字背后,注定无法平静。
三日后,一辆外表朴素却异常坚固的青帷马车,在数十名精锐护卫的严密簇拥下,缓缓驶离了戒备森严的将军府正门。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如同敲打在人心上。
消息早已放了出去。将军府老夫人因府中遭火厄受惊,心神不宁,需静养,携二小姐姜璃迁往城西的静心别院小住。
理由充分,姿态低调,甚至带着几分示弱与无奈。
马车内,我与祖母相对而坐。车帘低垂,隔绝了外界的视线。她闭目养神,手边依旧靠着那根沉甸甸的龙头拐杖,呼吸平稳悠长,仿佛只是寻常出游。而我,则透过帘隙的缝隙,警惕地观察着车外的景象。
将军府所在的朱雀大街渐渐远去,街道两旁的景象变得疏落,行人渐稀。
越往城西,越显僻静。商铺少了,更多的是些高墙深院或是寻常人家的低矮房舍。空气似乎也清冷了几分,带着城外旷野的气息。
约莫半个时辰后,马车拐入一条更为幽静的巷子,在一处青砖灰瓦、门楣上悬着“静心”二字匾额的院落前停下。别院不大,门墙也不算高耸,透着一股旧时书香门第的清雅,与将军府的威严厚重截然不同。
青鸢早已在门前等候。她一身利落的劲装,神色冷峻,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四周。见马车停下,她亲自上前打开车门,声音沉稳:“老夫人,二小姐,到了。”
我搀扶着祖母下车。踏入别院的门槛,一股清幽的草木气息扑面而来。
院中布置简洁,几丛修竹,几株老梅,鹅卵石铺就的小径通往正堂。看似平和宁静,但我敏锐地感觉到,空气中有一种无形的压力,那是精心布置的防御体系带来的肃杀感。
“嗯,这里不错,清净。”祖母环视一圈,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仿佛真的只是来养病的。
青鸢引着我们穿过庭院,进入正堂。堂内陈设古朴,燃着淡淡的安神香。她屏退了下人,只留下两个绝对心腹的丫鬟侍立在外间。
“老夫人,二小姐,”青鸢压低声音,语速极快,“别院已按计划布置完毕。明哨十二处,暗桩二十八人,覆盖所有出入口、制高点及死角。院内布置了七处示警机关,三处小型陷坑。正堂及您二位的居所内,另有密道通往相邻的废弃小院,那里有我们的人接应。所有护卫分三班轮值,兵刃不离手,随时可战。”
她的汇报简洁高效,如同在陈述一份作战计划。短短三日,青鸢便将这座看似寻常的别院,打造成了一座外松内紧、布满荆棘的堡垒。
祖母点点头,目光在堂内看似普通的梁柱、窗棂上扫过,显然能看出其中隐藏的玄机:“辛苦你了,青鸢。从现在起,这别院内外,由你全权调度。任何风吹草动,即刻来报。”
“是!”青鸢抱拳领命,眼中是绝对的忠诚与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