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特种部队种出一片江山】
---
【5岁·第一块试验田】
李望舒把军区花坛改造成土豆田,用子弹壳当肥料标记。
翠芬:(拎着锅铲赶来)"闺女!这是政委种的月季!"
李望舒:(举起小铲子)"妈,土豆能喂饱一个排。"
当晚,父女俩偷偷把月季移栽到炊事班后院——后来开出全军区最艳的花。
---
【8岁·农耕战术】
学校手工课要求做模型,李望舒提交:
- 可拆卸式灌溉系统(用输液管改造)
- 带伪装网的移动菜棚(参考父亲教的战术隐蔽)
- 附20页《野战生存种植指南》
老师:"这...算军事科技还是劳动课作业?"
李二牛:(骄傲)"俺闺女这是跨学科创新!"
---
【12岁·“炊事班兵变”】
发现食堂浪费菜叶后,李望舒:
1. 在训练场角落建堆肥池
2. 用弹壳做滴灌装置
3. 种出的南瓜直接滚进炊事班
炊事班长:(举着30斤南瓜)"这丫头把咱菜地给战术升级了?"
何志军批示:"推广!但禁止在弹药库种蘑菇。"
---
【15岁·战场农学家】
军事演习中,李望舒的背包:
- 主武器:95式步枪(枪托里藏种子)
- 副武器:多功能工兵铲(带测土仪功能)
- 特殊装备:自制脱水蔬菜包(交换情报用)
蓝军俘虏:"用土豆换无线电密码?"
李望舒:(微笑)"饿着肚子怎么打仗?"
---
【18岁·边境奇迹】
驻守高原哨所时,李望舒:
- 在冻土种出耐寒土豆(命名"钢枪1号")
- 用炮弹壳做温室支架
- 带战友们实现蔬菜自给自足
央视报道:《把青春种进祖国的土壤》
李二牛:(抹泪)"比俺当年用铁锅挡子弹还光荣!"
---
【番外·退伍后的战场】
李望舒的农场招牌:
"老兵生态农庄——支持子弹壳抵现"
- 特色项目:战术CS+蔬果采摘
- 镇店之宝:曾种在军区弹药箱里的传奇土豆
- 隐藏服务:帮退伍老兵藏私房钱(地里埋GPS)
---
【何志军农业报告】
"李望舒同志证明:
1. 枪杆子和锄头可以同样重要
2. 最坚固的防线是胃的满足
3. 当兵王闺女决定务农,亩产都能变军事机密"
批示:"特聘为军区后勤顾问,但禁止在何晨光菜地搞杂交实验。"
人物高光:
1. 种田流兵王:把军事技能点歪成农业黑科技
2. 战地袁隆平:在炮弹坑里培育新品种
3. 硬核浪漫:给每颗土豆编号(如"95-1号"致敬步枪)
4. 二代清流:当别人拆家时她在松土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