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小晴”的背景。
我回想起在林宇手机里看到的他们的合照,是在一家咖啡馆里。我仔细回忆了那家咖啡馆的装修风格,试图在网上搜索。
我在网上搜索了“城市名+咖啡馆”,浏览了很多图片,最终,我找到了一家和照片里很相似的咖啡馆。
我记下了那家咖啡馆的名字和地址。
然后,我通过“小晴”的手机号码,尝试在社交媒体上搜索她。
我在微信、微博、抖音上都搜索了那个号码,最终在微信上找到了她的微信号。她的微信头像是那张和林宇的合照,昵称也是“小晴”。
我点进了她的朋友圈。
她的朋友圈里有很多生活照,看得出来她是一个很喜欢打扮的女生。
我仔细地翻看了她的朋友圈,试图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我发现她的朋友圈里有很多关于工作的内容,她似乎在一家传媒公司工作。
我还看到了一些她和朋友的合照,其中有一个朋友的微信号是公开的。
我记下了那个朋友的微信号。
我知道,通过她的朋友,我或许能了解到更多关于她的事情。
但我不能直接加她的朋友为好友,这样太突兀了。
我需要一个更巧妙的方式。
我回想起“小晴”的朋友圈里提到的那家传媒公司。我在网上搜索了那家公司的信息,找到了公司的官方网站。
我在公司的网站上浏览,试图找到“小晴”的名字或者照片。
最终,我在公司的“团队介绍”页面,看到了“小晴”的照片和名字——孙晴。
她的职位是策划助理。
我记下了她的全名和公司信息。
然后,我通过公司的网站,找到了公司的地址。
我知道,我需要去这家公司附近踩点,看看能不能找到孙晴本人。
周一,我请了一天假。我没有告诉林宇我请假了,只说身体不舒服,想在家休息。
他看起来有些担心,让我多休息,然后就去上班了。
等他出门后,我立刻起床,穿上衣服,出门了。
我打车去了孙晴公司所在的区域。
我没有直接去她公司,而是在附近的咖啡馆坐下,观察周围的环境。
我看到很多年轻人进出孙晴的公司大楼,他们大多穿着时尚,看起来像是从事传媒行业的人。
我在咖啡馆里坐了很久,一直观察着来来往往的人。
快到中午的时候,我看到孙晴和几个同事一起从公司大楼里出来,她们说说笑笑地朝着一家餐厅走去。
我悄悄地跟在她们后面,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我看到她们走进了一家看起来很不错的餐厅。
我在餐厅门口停下,没有进去。我掏出手机,拍下了餐厅的照片。
我知道,我不能在这里跟她们发生冲突,我需要更多的信息。
我回到了咖啡馆,点了一杯咖啡,继续思考下一步的计划。
我知道孙晴在哪个公司上班,也知道她的名字和大概的长相。
接下来,我要了解她的生活圈子,她的性格,以及她和林宇到底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