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原创短篇小说 > 我以基因改写人类未来
本书标签: 原创短篇  未来  科学家     

第2章

我以基因改写人类未来

这种工程化、模块化的思想,是合成生物学最核心的精髓。它试图将生物学从一门描述和解释生命的学科,转变为一门可以设计和构建生命的工程学科。正如建筑师可以利用标准化建材建造各种风格的房屋,工程师可以利用标准化电子元件设计各种功能的电路,合成生物学家希望能够利用标准化的生物元件,构建出能够执行特定任务的“生命机器”。

这种思想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它根植于生物学领域一系列重要的科学突破。早在20世纪中期,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揭示了遗传信息的物质载体,为后来的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随后的基因测序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人类对基因组进行读取、理解和修改的能力。

然而,这些技术更多地集中在对现有基因组的操纵,而合成生物学则更进一步,它试图从头开始设计和合成基因组,甚至构建全新的、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生命形式。早期的里程碑事件包括哈佛大学乔治·丘奇实验室在构建合成基因组方面的探索,以及文特尔研究所的克雷格·文特尔团队在2010年宣布构建出第一个带有全合成基因组的细胞——“辛西娅”(合成菌)。“辛西娅”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第一次从零开始构建了一个具有基本生命功能的细胞,尽管其基因组是基于一个已知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设计和合成的,但其意义非凡,它证明了从非生命物质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细胞是可能的。

这些突破并非孤立的事件,它们是全球众多研究机构和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例如,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合成生物学中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工程系等,都是该领域的顶尖研究机构,他们在发展新的合成生物学工具、方法和理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些机构中,科学家们不仅仅是在实验室里进行基因的拼接和重组,他们更像是在构建一个生物学的“工程体系”。他们试图定义和标准化各种生物功能单元,比如某个基因能够表达某种蛋白质,某种蛋白质能够催化某种反应。这些被标准化、可重复使用的生物元件,被形象地称为“生物砖”(生物砖)。

生物砖的概念最早由MIT的汤姆·奈特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希望将生物元件像乐高积木一样标准化,使得科学家们可以方便地共享和组装这些元件,从而加速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人员建立了开放的生物元件数据库(标准生物零件登记处),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经过标准化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等生物元件的信息,并提供相应的物理样本。

这种标准化和模块化的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合成生物学的门槛,使得更多的研究人员能够参与到这个领域中来。它推动了合成生物学从一个“黑箱”式的实验科学,向一个更具预测性和可控性的工程科学转变。过去,进行基因工程实验往往需要大量的试错,结果也难以预测。而现在,借助标准化的生物元件和设计工具,科学家们可以更有目的地设计和构建生物系统,并对结果进行更准确的预测。

上一章 第1章 我以基因改写人类未来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