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0日,滁州,许家老宅屋顶。
许星眠靠在张远肩头,仰望着满天繁星。夜风轻柔,带着初夏特有的栀子花香。她刚刚结束Stellar第一季新品的发布会,疲惫但满足。
“累吗?”张远轻声问,手指轻轻梳理着她的长发。
“嗯。”许星眠闭上眼睛,“但很开心。订单比预期多了三成。”
张远亲吻她的发顶:“我早就说过,你会是最棒的设计师。”
许星眠微笑,这一年来,张远推掉了至少五个外地通告,就为留在北京陪她度过创业初期的艰难时刻,每当她怀疑自己时,他总是第一个鼓励她的人。
“对了,”她突然想起什么,“Lisa表姐回加拿大了吗?”
“上周回去了。”张远的声音带着笑意,“她让我谢谢你送的那条丝巾,说所有同事都夸好看。”
许星眠想起一年前那个雨夜的误会,不禁莞尔。
当时她看到张远和陌生女子进入酒店,差点酿成大错,本来两人就有些矛盾,一看见张远似乎出轨,整个人都不好了,直接回家把东西收拾好想离开,怀着最后一丝期待在两人时常见面的咖啡馆等他,幸好三天后张远带着全家福和酒店监控录像找到她,解释清楚那只是他多年未见的表姐Lisa。
现在想来,那个误会反而让他们学会了更坦诚地沟通,这一年里,无论多忙,他们都会抽出时间分享每天的喜怒哀乐。
“星星,”张远突然坐直身体,理了理衣服领口,声音有些紧张,“我有东西要给你看。”
许星眠好奇地看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绒盒,她的心跳突然加速,手指不自觉地抓紧了衣角。
张远深吸一口气,单膝跪地,打开盒子,一枚蓝宝石戒指在星光下熠熠生辉,周围的小钻石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
“这是……”许星眠的声音颤抖了。
“蓝宝石代表天狼星,钻石是北斗七星。”张远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就像我们那年在这个屋顶上,我指给你看的第一个星座。”
许星眠的眼眶瞬间湿润。
“许星眠,”张远注视着她的眼睛,“从五岁认识你开始,我的生命就围绕着你旋转。你是我心中永恒的恒星,照亮我走过的每一段路。我想用余生继续做那个陪你数星星的人……你愿意嫁给我吗?”
眼泪顺着许星眠的脸颊滑落,在这一刻,她看到的不是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歌手张远,而是那个九岁时帮她捡风筝的邻家男孩,十五岁教她认星星的少年,今年为她学会做饭的男人。
“我愿意。”她伸出手,声音哽咽,“一百个愿意。”
张远小心翼翼地将戒指戴在她的无名指上,然后站起身紧紧拥抱她。许星眠感受到他的心跳和自己的一样快,一样热烈。
“其实这枚戒指本该去年就送出的。”张远在她耳边轻声说,“那天我去酒店就是取它……幸好,现在也不晚。”
许星眠抬头吻他,星光洒在两人身上,仿佛回到了他们初吻的那个夏夜。
*
2014年3月,北京,Stellar工作室。
“腰线再收一点……对,就是这样。”许星眠对模特说道,手指轻轻调整着裙装的褶皱。
这是Stellar第一个高定系列的最后一组样衣,下周就要在时装周亮相。许星眠已经连续工作了三十六小时,眼睛酸涩得几乎睁不开,但她不能停下,这是她梦寐以求的机会,也是品牌能否跻身高端市场的关键一战。
“许总,Vogue主编的预约确认了,后天下午三点。”助理小林递上一杯咖啡,“张远老师刚才来电话,说今晚可能不……”
“我在这儿。”工作室的门被推开,张远拎着两个大袋子走进来,“给大家带了宵夜。”
工作人员一阵欢呼。这一年多来,张远已经成为Stellar的“编外员工”,经常带着食物来慰问加班的团队。今天他穿着简单的黑色卫衣和牛仔裤,头发有些乱,像是刚结束工作就赶过来了。
“先吃点东西。”他走到许星眠身边,递给她一个保温盒,“特意给你做的,不加香菜。”
许星眠打开盒子,是她最爱的滁州家常菜,清炒油菜、糖醋排骨,还有一小碗西红柿蛋汤。食物的香气让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十个小时没进食了。
“你怎么有空做饭?”她小声问,“不是今天录新歌吗?”
张远拉过一把椅子坐在她旁边:“录完了,比预期顺利。”他伸手抚平许星眠眉间的皱纹,“别皱眉,会长皱纹的。”
许星眠夹了一块排骨,熟悉的味道让她瞬间放松下来:“太好吃了……比我妈做的还香。”
“那是。”张远得意地笑了,“我可是专门跟阿姨学的。”他压低声音,“对了,婚房的事有消息了。中介说西山那套带阁楼的房子可以考虑我们的报价。”
许星眠眼睛一亮:“真的?就是能看到星空的那套?”
“嗯。”张远点点头,“阁楼正好可以改成观星室,像我们老家的屋顶一样。”
许星眠忍不住凑过去亲了他一下,引来工作室一阵善意的起哄声。她红着脸埋头吃饭,却掩不住嘴角的笑意。
去年求婚成功后,他们就开始物色婚房。张远坚持要找一个带阁楼的,说以后可以和孩子一起数星星,这个设想让许星眠既甜蜜又害羞。
“对了,”张远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袋,“差点忘了这个。”
许星眠打开纸袋,里面是几块星星形状的小饼干。
“你烤的?”她惊讶地问。
张远有些不好意思:“第一次尝试,可能有点焦……但保证没糊!”
许星眠咬了一口,甜度刚好,带着淡淡的香草味,这个曾经连泡面都煮不好的男人,现在居然能为她烤饼干了。
“好吃吗?”张远期待地问。
“嗯。”许星眠点点头,突然鼻子一酸,“远哥……谢谢你。”
“傻丫头。”张远轻轻擦去她眼角溢出的泪水,“快吃吧,吃完我陪你把样衣看完。”
*
2014年6月,北京西山,新家。
“我觉得沙发应该靠窗放。”许星眠站在空荡荡的客厅中央比划着,“这样晚上可以一边看星星一边聊天。”
张远从背后环抱住她:“都听你的。”他的下巴搁在她肩膀上,“不过我的钢琴得放在角落,那里光线最好。”
许星眠转身面对他:“说到钢琴……你答应我的事还没兑现呢。”
“什么事?”
“婚礼上要弹唱你写给我的歌啊。”许星眠戳了戳他的胸口,“别告诉我你忘了。”
张远抓住她的手指,放在唇边轻吻:“怎么可能忘。《星空》已经发出去了,我还写了一个系列的,只不过有一首还是不满意……我想给你最好的。”
许星眠心头一热。她知道张远对这首歌有多重视,从求婚那天起就开始创作,歌词改了又改,旋律调了又调,就为在婚礼上给她一个惊喜。
“只要是你的歌,我都喜欢。”她柔声说。
两人继续规划新家的布置。这套带阁楼的复式公寓是他们共同的选择,离市区不远,环境安静,最重要的是阁楼可以改造成完美的观星台,安保也不错,不至于被私生给找到,装修方案已经改了十几稿,每次都有新想法。
“主卧的墙色还是用星空蓝吧。”张远指着设计图说,“天花板可以装光纤灯。”
许星眠摇头:“太暗了,早上醒来会压抑。不如用淡蓝色,床头墙做星图浮雕。”
“那我的创作角呢?”张远指着书房一角,“这里得保持原样,乱一点才有灵感。”
许星眠无奈地笑了。张远所谓的“创作角”简直是个灾难区,散落的乐谱、写了一半的歌词、无数咖啡杯……但她从不会去整理,那是他灵感的温床。
“可以。”她妥协道,“但每周至少清理一次咖啡杯,不然会招蚂蚁。”
张远敬了个滑稽的军礼:“遵命,老婆大人!”
许星眠红着脸捶他一下:“还没结婚呢,谁是你老婆!”
“下个月就是了。”张远得意地晃晃脑袋,“张太太。”
两人笑闹着倒在还没拆封的搬家纸箱上。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照在许星眠的订婚戒指上,蓝宝石闪烁着温柔的光芒。
“对了,”张远突然想起什么,“我妈问我们蜜月想去哪。她认识马尔代夫一家酒店的经理,可以帮我们订到最好的水上屋。”
许星眠思考了一下:“我想去北欧……看极光,听说极光下许的愿特别灵验。”
“那就去北欧。”张远毫不犹豫,“正好我可以带你去挪威那个天文台,你不是一直想参观吗?”
许星眠惊讶地看着他:“你还记得?”
“当然记得。”张远轻吻她的指尖,“你想去的地方,我都记着呢。”
许星眠的心像被泡在温水中一样柔软。张远总是这样,记得她每一个小小的心愿,并默默计划着如何帮她实现。
“我去阁楼看看。”她站起身,想掩饰自己的感动。
阁楼还空荡荡的,只有几扇倾斜的天窗。许星眠想象着这里摆上望远镜和懒人沙发后的样子,周末的夜晚,他们可以相拥在这里,像小时候一样数星星。
角落有一个小纸箱,上面贴着“星星的东西”的标签,许星眠好奇地打开,发现里面全是张远收集的与她有关的小物件,她第一次设计的T恤草图,大学时写给张远的小纸条,甚至还有她掉在张远家的发卡……
箱底有一个文件夹,许星眠打开一看,顿时红了脸,里面是几张婴儿房的设计图,标注着“未来的小星星”。张远甚至细心地分了男女版,男孩房是深蓝色星空主题,女孩房是粉紫色星系风格。
“偷看什么呢?”张远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许星眠举起设计图,故意板着脸:“解释一下?”
张远的耳朵瞬间红了:“就……随便想想。”他走过来搂住她,“不过得先享受几年二人世界,我可不想这么快有人打扰。”
许星眠靠在他怀里,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想象着几年后,他们的小宝贝在阁楼上听爸爸讲星座故事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对了,”张远突然说,“我妈让我问你,婚礼上要不要按滁州老家的习俗,给你准备……”
他的话被手机铃声打断。许星眠掏出手机,是母亲发来的消息:【婚纱最后试改明天上午十点,别忘了。张远妈妈和我一起过去。】
许星眠笑着把手机给张远看:“看来两位妈妈相处得不错。”
“那当然。”张远得意地说,“我妈现在逢人就夸她未来儿媳有多优秀,连带着夸亲家母教女有方。”
许星眠想起一年前两家父母初次以亲家身份见面的场景,本来都是认识几十年的人了,第一次那么拘谨。
“走吧。”张远牵起她的手,“该去接两位太后吃晚饭了,不然又该念叨我们不懂事。”
许星眠笑着跟他下楼。夕阳西沉,透过空荡荡的窗户洒进来,给未完成的新家镀上一层金边。这里将装满他们的笑声、争吵、和解,还有数不尽的星空下的誓言。
而这一切,都源于一年前那个雨夜,她选择了相信与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