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遗憾是不可挽回的,但现实中的遗憾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所改变的。
经过上一章我们知道了扶苏,刘据,李承乾的不同悲惨命运。也知道了他们继位后王朝将会为之一振,他们的死都是历史的遗憾。
本章我将继续讲述几位继承人的悲惨命运。
朱标,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大明常务副皇帝,地位远在朱元璋之上。别的皇子的父亲是朱元璋,只有他的父亲是朱重八。朱元璋小名叫做朱重八,朱元璋带兵打江山之时,朱标降世,也可以得知朱元璋有多喜欢他。朱元璋登基称帝之后,即可册封朱标为太子,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稳的太子,也是历史上最阴暗平的太子。有人说如果不是他的英年早逝,就不会有后面的叔侄反目,他担任太子的20年期间,辅政治国,团结兄弟,亲自主办洪武三大案,为政从善,御下从严,他常常与父亲意见不合一,手握权力却不被父亲所猜忌,这样一位得民心的好太子,然而却在巡视北方中感染风寒,不幸离世,年纪啥三十八岁。
如果他不英年早逝的话,朱元璋就不会把皇位传位于朱允炆,就不会有叔侄反目。如果他即位的话,大明朝就会更加兵强马胜,国力会更加强盛。
爱新觉罗胤礽,清圣祖康熙次子,(第二子)。胤礽是孝庄皇后赫赦里唯一的儿子,康熙十四年,孝庄皇后难产去世,生下胤礽,康熙觉得对不起她,在她去世前立胤礽为皇太子。胤礽自幼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他精通百家经典,诗词歌赋还擅长骑射。早期,康熙对胤礽十分喜爱,每当北征时,就让胤礽治国理政,且南巡之日,康熙总是让胤礽陪伴左右。但随着权力越来越大,康熙的年龄越来越大,胤礽让康熙失望,康熙把他废了立,立了又废。胤礽变得更加暴躁,越来越多权臣顺从于他,最后被禁于咸安宫。一代英主就此在无机会。
杨勇和李建成,为什么把他俩放在一起讲呢,因为他们的结局都很相似,杨勇,文武双全,平日帮助父亲处理朝政。在朝廷中威望很高,后来杨坚废太子立杨广为太子,后来杨坚奄奄一息,知道杨广靠不住,便派人请杨勇,让他继承大统,后被杨广先下手为强,“杀兄杀父”,夺取皇位。李建成,本来身居太子之位,皇位近在咫尺,朝中威望极高,可因为二弟李世民实力太强,发起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夺取太子之位,逼父退位,登基称帝。
孛尔只斤真金,你可能没听过他的名字,他是忽必烈的嫡长子,自幼学习儒学,仰慕汉族文化,是元朝统治者中汉法派的领导人,可惜这样一个汉家仁爱风骨的人物,在忽必烈晚年的风波中抑郁而亡。
曹昂,曹操嫡长子,二十岁时被举为孝廉,建安二十年随曹操出征张绣,张绣投降,可是曹操贪图张绣婶娘的美貌,这一举动惹恼了张绣,张绣反叛,曹昂为救曹操被杀,他是完美的继承人,却因为父亲的失误而死,如果曹昂不死,就不会有后面的兄弟反目。
以上几位继承人的实际都是历史的遗憾,现实中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