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给我发来位置,截图时带上了通话界面。
屏幕上那个名字,我从未听他提起过。
我没想到,我作为数据分析师的职业素养,竟在这一刻派上了如此荒谬的用场。
1
我与男友相识于一场青年创业论坛。彼时他西装革履,言谈间透露出的自信与从容让我不自觉地多看了几眼。会后的交流环节,他取了我的名片,第二天便约我吃饭。
两年来,我们的感情稳定发展。他是一家科技公司的产品经理,工作繁忙却也充实。每当他谈起工作时,眼中总是闪烁着光芒,那种对事业的热忱深深吸引着我。
我们住在城市的不同区域,平日里各忙各的,但总会抽出周末时光相聚。有时候去看展览,有时候去爬山,有时候只是窝在他家里做饭看电影。他的公寓干净整洁,一切都井然有序,就像他这个人一样,做事永远周全细致。
"等项目结束,我们就搬到一起住吧。"他曾这样对我说,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确定。我没有反对,只是轻轻点头,心中却已绽开一朵花。
就在我们讨论同居事宜的前一周,事情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那是一个周三的晚上,我加班回家,习惯性地给他发了消息。
"今天怎么样?"
"还行,刚开会,准备回家了。"
半小时后,他发来一张截图,告诉我他已经到家了,顺便问我要不要一起点外卖。截图是定位界面,显示他确实在家。但我的目光却被屏幕上方的通话记录吸引——他刚结束了一个长达二十八分钟的通话,对方的名字叫"林小鱼"。
我仔细回想,从未听他提起过这个人。
也许是新同事?我这样安慰自己,可心里却泛起一丝不安。
"谁是林小鱼?"我直截了当地问。
"一个同事,刚才讨论工作的事情。"他的回复很快,语气自然。
我没有继续追问,只是回了句"哦",然后话题就此转向了晚餐选择。
但那个名字,像一颗种子,已经悄然埋进我心里。
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注意到更多的细节。
他的消息回复变得断断续续,有时候半小时才回一条,有时候甚至石沉大海。而此前,他总是能在十分钟内回复我。
周五晚上,我们约好一起看电影。他迟到了二十分钟,说是路上堵车。可当他坐下时,我闻到了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水味,不是他常用的那款。
"换香水了?"我状似无意地问。
他神色一滞,随即笑道:"公司发的样品,试试看怎么样。"
我点点头,目光却落在他领口处的一根长发上。那根头发很细,在灯光下泛着金色——我的头发是黑色的。
电影我一个镜头都没看进去,脑海中全是他和一个陌生女人的画面。
周日早晨,他说要出差,连夜飞去杭州,估计要三天才能回来。
"怎么这么突然?"我问。
"临时任务,我也是刚接到通知。"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倦,"到了给你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