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舞台当天,林辰站在舞台最右侧的角落,穿着统一的红色演出服。聚光灯亮起时,他忽然听见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紧张情绪,建议激活“舞台专注力”临时状态(消耗50声望值)。】
“激活。”
瞬间,周围的喧嚣仿佛被隔离开来,他眼里只剩下队友的站位、音乐的节拍。副歌响起时,他的和声清晰又稳定,甚至比排练时更有穿透力;舞蹈动作虽然简单,却比中间的王浩更有力量感——那是他偷偷加练时,系统提示的“核心发力技巧”。
表演结束后,导师席上的金牌制作人李姐忽然开口:“第七组,最右边那个男生,出列。”
林辰愣了一下,往前走了一步。
“你叫什么名字?”
“林辰。”
“你的和声比主唱稳,动作也比队友有感染力,为什么只站在角落?”李姐挑眉看他。
王浩脸色一白,赶紧解释:“李姐,他是新人,还不太熟练……”
“不熟练能做到这种程度?”李姐打断他,递了个话筒给林辰,“单独唱一段主歌给我听。”
林辰深吸一口气,接过话筒。没有伴奏,他清唱了一段主歌,声音干净又有张力,连刚才一直板着脸的舞蹈导师都点了点头。
“下周进训练营,好好表现。”李姐在他的名字后打了个A,“记住,舞台不分角落和中心,能抓住观众眼睛的,就是主角。”
那天晚上,林辰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节目组的内部讨论群里。有人截了他在舞台角落的视频,配文:“这个叫林辰的新人有点东西。”
【叮!获得导师认可,声望值+500。解锁技能:舞台表现力(初级)——提升在镜头前的肢体张力与眼神感染力。】
看着面板上的1000点声望值,林辰靠在练习室的镜子前,第一次觉得自己离“明星”这个词,好像没那么远了。
训练营位于郊区的封闭基地,一百名晋级者在这里要进行三个月的魔鬼训练。刚到基地的第一天,林辰就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竞争。
有人背着奢侈品包进宿舍,一看就是家境优渥;有人一见面就互相递名片,原来都是各大经纪公司的签约艺人;还有几个已经小有名气的网红,走到哪都带着跟拍的手机。
林辰的床铺在宿舍最靠门的位置,他刚把行李放下,就有人敲门。是个戴眼镜的男生,自称是节目组的跟拍摄像:“林辰是吧?从今天起我负责跟拍你,有什么亮点随时告诉我。”
林辰这才反应过来,训练营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摄像头,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剪成花絮播出。
【系统提示:训练营期间,观众好感度将直接转化为声望值,请注意言行举止。】
接下来的日子,林辰成了训练营里最“不起眼”的努力派。别人在休息时,他在练歌房练到凌晨;别人抱团讨论剧本时,他拿着舞蹈视频反复慢放学习;有人故意挑衅说“演员来凑什么热闹”,他只笑笑说“多学一点总是好的”。
但他的“不起眼”,总在关键时刻爆发。
第一次主题曲考核,他用三天时间从F班逆袭到A班。导师检查动作时,他能准确说出每个队友的错误细节——那是“记忆力强化”加“舞蹈分析(初级)”的效果;
第二次小组PK,他选了首难度极高的抒情歌,唱到高潮部分时突然破音,却在所有人都以为他要淘汰时,用系统兑换的“即兴转音技巧”把破音转成了惊艳的气声,弹幕瞬间刷过“这是什么神仙救场”;
第三次舞台公演,他被分到最差的歌曲资源,却在排练时发现歌词逻辑有问题,鼓起勇气找制作人提修改建议——系统的“剧本分析(初级)”让他对叙事结构格外敏感,修改后的歌词果然更受欢迎。
渐渐地,有人开始注意到这个不爱说话却总能带来惊喜的男生。
“林辰,帮我看看这个动作呗?”曾经嘲讽过他的王浩,现在会主动找他请教;
“林辰,这是我妈寄的牛肉干,分你点”,同宿舍的网红小生开始和他分享零食;
连跟拍摄像都对他改观:“你这人看着闷,其实挺有意思的,镜头感比那些科班出身的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