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一些短篇的故事
本书标签: 脑洞 

星途璀璨

一些短篇的故事

经纪人王姐几乎是吼着劝他:“林辰!《暗涌》是冲奖的!多少一线演员抢着要!《江河故人》就是个小成本文艺片,有什么用?”

林辰翻着《江河故人》的剧本,指尖划过乡村教师站在河边抽烟的描写,忽然想起自己的父亲——那个一辈子没离开过小镇的中学老师,总是在傍晚站在河边,背影和剧本里写的一模一样。

“王姐,我接《江河故人》。”

“你疯了?!”

“我没疯。”林辰抬头,眼神平静又坚定,“这个角色,我懂。”

他第一次和公司据理力争,甚至提出如果公司不同意,他愿意支付违约金。最终,公司拗不过他,只能妥协。

《江河故人》的拍摄地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没有华丽的布景,没有复杂的剧情,拍的都是最日常的生活:教师在煤油灯下批改作业,蹲在田埂上和老农聊天,雨天背着学生过河。

林辰把头发剪短,晒得黝黑,穿着剧组找来的旧布鞋,每天跟着当地的老师一起备课、上课。系统的“角色塑造专精”让他彻底融入了这个角色——他的走路姿势变得有些佝偻(因为常年背学生过河),说话带着点当地的口音(听多了村民聊天自然学会),连抽烟的动作都和那个乡村教师一模一样(观察了无数次后形成的肌肉记忆)。

有一场戏,讲的是乡村教师得知自己资助的学生考上大学,蹲在河边哭。林辰没有用夸张的表情,只是肩膀轻轻耸动,眼泪滴进河里,很快就和河水混在一起。导演喊“卡”后,现场的工作人员都红了眼眶。

“这才是表演啊。”张导叹了口气,“不是哭得多凶,是让人跟着你心里发堵。”

电影上映后,没有大规模宣传,却靠口碑慢慢发酵。有观众说:“看到林辰饰演的老师,就想起我小时候的班主任。”甚至有记者去当地采访,村民们都说:“那个演老师的演员,和我们村以前的李老师一模一样。”

在那年的金鸡奖颁奖典礼上,林辰凭借这个戏份不足半小时的角色,获得了最佳男配角。

上台领奖时,他手里攥着奖杯,看着台下的父母,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在出租屋里啃干面包的夜晚。

“我要感谢很多人,”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感谢张导,感谢剧组的每一个人,感谢我的父母……还要感谢一个‘朋友’。”

他没说那个“朋友”是系统,但心里清楚,如果没有最初的那声提示音,他可能永远只是那个在娱乐圈边缘徘徊的毕业生。

“有人问我,为什么放着大制作不接,要演一个乡村教师。”林辰笑了笑,“因为我明白,演员的价值,不在于角色有多光鲜,而在于能不能让观众在角色里,看到自己的生活,想起自己的故人。”

台下掌声雷动。李姐(《星光创造营》的导师)笑着擦眼泪,张昊(曾经的队友)举着手机录像,王导(他第一个网剧的导演)在观众席上用力鼓掌。

【叮!宿主已达成“用角色打动人心”的核心目标,系统将进入休眠状态。若宿主需要,可随时唤醒。】

脑海里的机械音变得温和,像一句轻轻的告别。林辰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再需要系统的指引了。

颁奖礼结束后,他在后台遇到了苏青。

“恭喜啊,林老师。”苏青笑着打趣。

“别叫老师,叫我林辰就行。”

“行,林辰。”苏青递给她一杯香槟,“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林辰望着窗外的夜空,星星比三年前在出租屋看到的亮多了。

“接个好剧本,演个好角色。”他举起酒杯,“就这么简单。”

他不再是那个需要系统加持的新人,也不再执着于“红”或“不红”。他明白了,娱乐圈这条路,说到底,拼的不是资源,不是运气,而是能不能守住初心,能不能真正理解自己演的每一个角色。

后来,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总是笑着说:“没什么秘诀,就是认真对待每一个机会,演好每一个角色。”

没人知道他曾拥有过一个娱乐系统,就像没人知道,那些看似“天赋”的东西背后,是无数个夜晚的琢磨,是对每个细节的较真,是把自己彻底扔进角色里的勇气。

青岩镇的雾会散,娱乐圈的风浪会停,而那些用心塑造的角色,会像江河一样,永远流淌在观众的记忆里。

林辰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的星途,才刚刚开始真正的璀璨。

上一章 星途璀璨 一些短篇的故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