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凤仪初显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沈清欢的妆奁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她对着铜镜描眉,指尖却在触及眉峰时顿住——镜中倒映着萧砚倚在门框上的身影,他手中捧着个青瓷暖手炉,袖口还沾着未及换下的暗卫服饰上的泥土。
“手这么凉,怎么不叫丫鬟生碳炉?”萧砚上前,将暖手炉塞进她掌心,指尖划过她腕间的红痕——那是昨夜在地道中被碎石划伤的。沈清欢望着他眼下的青黑,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寒水潭,他发着高热仍固执地用身体替她挡住穿堂风。暖手炉上的莲花纹与他玉佩上的纹路如出一辙,釉色温润,恍若承载着二十年光阴的摩挲。
“太后的丧仪,御史台那群老家伙又在挑刺。”沈清欢垂眸望着暖手炉,指尖轻轻摩挲莲花瓣的纹路,“说什么‘女子执丧不合祖制’。”殿外的北风掠过檐角铜铃,叮当声里裹着细雪。
萧砚忽然轻笑,指尖勾起她一缕垂落的发丝,替她别在耳后。他的指腹带着常年握剑的薄茧,划过她耳垂时,惊起一阵细微的战栗。“他们忘了,二十年前太后垂帘听政时,祖制也不过是案头的竹简。”他的声音放得极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清欢,你可还记得,在寒水潭你说的那句话?”
沈清欢抬头,撞进他灼灼的目光里。水汽氤氲的寒潭边,她曾握着他的手说:“我们不做被命运摆弄的棋子。”此刻他眼中倒映着她的影子,像极了那年雪夜,槐树洞里那个举着糖葫芦对他笑的小女孩。她忽然发现,他眼下的乌青里藏着淡淡红血丝,是连日来筹备军粮未曾合眼的痕迹。
“公主殿下,三皇子,乾清宫急报!”阿九的声音打破凝滞的空气,他手中捧着的军报还带着边关的风沙,封口处的火漆印被风雪侵蚀得有些模糊,“北境十万大军压境,领军的是……当年参与冷宫之变的镇北将军。”
沈清欢手中的暖手炉“当啷”落地,莲花纹在青砖上磕出裂痕。萧砚弯腰捡起,指尖划过她冰凉的手背:“别怕,当年他能听皇后的话火烧冷宫,如今也能被我们的玉佩——”他晃了晃腰间的双鲤佩,玉质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晃花眼睛。”他的拇指轻轻摩挲她手背的纹路,像是在无声地传递力量。
乾清宫内,檀香混着血腥气扑面而来。沈清欢望着台阶下群情激奋的大臣,朝服上的补子在烛火下闪烁,忽然想起母亲梳妆匣里的半幅绣品——双鲤绕着莲花,正是此刻她与萧砚腰间玉佩的模样。御史中丞的弹劾声如利刃出鞘:“区区女子,怎可临朝称制?”他手中的笏板重重叩在丹墀上,声音震得殿中梁柱上的浮灰簌簌而落。
“中丞大人可知,”萧砚上前,袖中露出半幅残破的圣旨,边缘的锦缎还带着焦痕,“二十年前冷宫走水夜,先皇曾口谕‘柔妃之女,当承大统’。”他的目光扫过人群中脸色发白的镇北将军,对方腰间的双鲤纹玉佩正随着呼吸轻轻晃动,“而镇北将军手中的调令,此刻应当还带着皇后的双鲤印吧?”殿中烛火被穿堂风掀得明灭不定,映得镇北将军的脸色青白交加。
沈清欢趁机展开手中的遗诏,黄绢上的朱砂字迹历经二十年仍鲜艳如血,莲花双鲤纹的玉玺印在阳光下璀璨夺目。她注意到萧砚有意站在她左后方半步,玄色朝服的衣摆与她的月白裙裾相触,既非臣属的卑微,又似守护者的姿态——正如昨夜他替她梳理长发时所说:“你在前,我便为你挡住所有明枪暗箭;你若累了,我便是你的靠山。”
“诸位大人,”沈清欢的声音清亮如玉磬,殿中回音袅袅,“北境战事吃紧,与其争论男女之防,不如想想如何退敌。”她忽然看向萧砚,眼中闪过只有两人能懂的默契,他唇角微扬,是七年前在药铺,她替他赶走找茬的地痞时,藏在斗笠下的同款笑意,“三皇子深谙兵法,本宫提议,拜他为大将军,领兵北境。”
殿中响起倒吸冷气的声音。镇北将军的靴底在地面碾出刺耳的摩擦声,而支持的朝臣们交头接耳,目光在萧砚腰间的双鲤佩与沈清欢的莲花佩之间逡巡。萧砚低头时,沈清欢看见他唇角的笑意——那是七年前在药铺,她替他赶走找茬的地痞时,他藏在斗笠下的同款笑意。原来有些默契,早在时光深处埋下了种子。
散朝后,萧砚忽然抓住她的手腕,将她拉进偏殿。鎏金屏风后,他掏出个绣着并蒂莲的锦囊,正是沈清欢三日前替他缝的。针脚歪歪扭扭,有几处还被丝线缠成了疙瘩,却是她熬夜赶制的。“阿九说,这是民间夫妻互赠的定情信物。”他耳尖发红,却仍直视她的眼睛,指腹轻轻摩挲锦囊上的莲花,“清欢,待我从北境归来,可愿与我去槐树洞看一场雪?”
沈清欢望着锦囊,想起昨夜挑灯缝制时,萧砚非要握着她的手教她绣莲花,结果两人的手指都被扎出了血,血珠滴在丝线上,竟成了莲花蕊的点缀。她忽然踮脚,在他唇上轻轻一吻,带着晨露的清凉:“我等你。”他的手掌下意识地扣住她的腰,掌心的温度透过单薄的衣料传来,像是要将她的轮廓刻进骨血里。
偏殿外,北风卷起满地落叶,却吹不散屏风内交叠的身影。沈清欢忽然明白,所谓情丝,从来不是缠绕的枷锁,而是让彼此在权谋风雨中站稳脚跟的锚点。当萧砚的指尖划过她掌心的玉佩,当她的银针替他缝合新的伤口,他们早已在命运的棋盘上,将彼此的名字,刻成了最坚固的羁绊。
三日后,北境的烽烟已然燃起。沈清欢站在城楼之上,望着萧砚的大军渐行渐远。他的盔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肩甲上的双鲤纹与她鬓间的莲花玉簪遥相呼应。寒风呼啸中,她摸向鬓间的玉簪,簪头的莲花含苞待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