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快穿历史王朝,建立社会特色主义国家
本书标签: 脑洞 

从敌占区归来——东江众将

快穿历史王朝,建立社会特色主义国家

天启三年(1623)六月初四,袁可立令属下的两镇兵马出兵奇袭,沈有容起兵自皇城岛掩袭旅顺等辽南四卫策应于南,毛文龙率军自皮岛掩袭镇江(今辽宁丹东九连城)抄袭于北,后金军队遭受重创。朱家龙从千家庄出袭,王辅从凤凰城(今辽宁凤城)进军。在南岸沈有容部队的策应下,毛文龙命大将张盘率部从麻洋岛登岸,进攻金州、旅顺。总兵毛文龙自统8000马步精锐,从镇江、汤站一路进击后金军。

七月初二,张盘军和登莱招抚的辽民夜袭金州,数千军民趁夜色上岸,然后各举火把,在黑夜中鼓噪呐喊,金州因刘兴祚被羁押审查,士气低落,这时城里只有数百守军,听见外面喊杀声震天,炮声连连,未做抵抗就打开北门逃走了,明军乘胜收复旅顺、望海堡和红嘴堡等战略要地,使辽南数百里土地重归大明。

十月初五,张盘率明军北上偷袭后金,后金反攻后,张盘又于城中设伏,再次大败后金军,并乘势夺回复州、永宁。沿海要地失而复得,辽东形势大好。

活跃在辽南沿海的大将张盘是毛文龙的得力部下,也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智勇双全的战将,只是因为他出身东江军,并不为人熟知。

说起这个张盘,也是与后金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张盘,辽东辽阳人,他本来是一个家境优越的世家子弟,可是后金军的到来改变了他的生活。前面说及,后金军攻入辽阳进行了大屠杀,张盘一家只有他一个人逃了出来。

张盘发誓要为亲人报仇,于是毅然从军,后来做了毛文龙的亲兵,追随毛文龙渡海偷袭镇江的197个勇士中就有他。国恨家仇集于一身的张盘,作战尤其勇敢。

明军收复旅顺后,张盘长期率部驻守旅顺。旅顺南与山东的登莱隔海相望,明军援兵支援辽南战场,一般都是从登莱出发在旅顺沿海登陆,旅顺也是明军辽南防线的主要支撑点,守住旅顺也就守住了辽南;旅顺乃至辽南就会成为牵制后金的坚固堡垒。对后金来说,攻占旅顺才能解除后顾之忧。旅顺的特殊战略地位,决定了它是双方势在必争的战略要地。

天启四年(1624)正月初三,后金军利用冬天海水结冻的时机,以骑兵奔袭旅顺,想报上次兵败之仇。张盘率军顽强抵抗,坚守不降。后金军无计可施,派人劝降被张盘立斩军前。随后,张盘在旅顺城外设伏,再次大败后金军,后金军只得撤走。

一年后,天启五年(1625)正月,又是冬天海水结冰,后金军又来了。当时的登莱巡抚不懂军事,上奏要在旅顺和金州之间的南关开凿运河,得到兵部批准。张盘奉命率部开凿运河,却在野外遭到前来偷袭的后金军的围攻壮烈殉国。

后金军攻占旅顺后,因为害怕皮岛的东江军偷袭,占了旅顺也不敢守。八旗铁骑倒不是怕打仗,但“讨厌”的毛文龙从不按套路出牌,总喜欢偷偷摸摸,待在辽阳、沈阳还时常被“骚扰”,而旅顺与东江军驻守的沿海岛屿近在咫尺,挨得这么近,毛岛主还不得天天来“串门”,后金从上到下都多少领教过毛岛主的厉害,谁知道毛文龙那个家伙,啥时候摸过来!说不准哪天晚上,毛岛主心情好,就过来摸个哨、放把火,整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谁受得了?于是,后金军拆了城墙,抢掠一番就退走了。

毛文龙开镇东江,手下聚集了一大批能征惯战的勇将,诸如陈继盛(毛文龙亲信部将,毛文龙被杀后担任皮岛副总兵统领东江军)、沈世魁(毛文龙的岳父,最后一任皮岛总兵)、曲承恩以及才牺牲不久的张盘。当然,毛文龙部将中最有名的还是那三位: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

孔有德、耿仲明能顺利上岛成为毛文龙的部下还多亏了一个人暗中相助,伸出援手的就是刘兴祚。当时辽东辽阳人孔有性、孔有德,辽东盖州人耿仲明、耿仲裕兄弟都在辽阳,后金攻占辽阳后,他们想去投奔毛文龙,但是要穿过后金占领区,从沦陷区去东江,就必须通过辽南四卫,而此时坐镇辽南四卫的正是刘兴祚。在刘兴祚的暗中护送下,兄弟几人才得以顺利进入东江。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中经历最曲折的是尚可喜。尚可喜一家原本是关内人,万历年间尚可喜的父亲尚学礼带领一家人闯关东来到辽东海州卫罗家堡定居。

尚学礼有4个儿子:尚可进、尚可爱、尚可和、尚可喜。尚可喜排行老四,天启元年(1621)二月,18岁的尚可喜跟随父亲来到辽东首府辽阳发展,全家就只他们爷儿俩出来了,而几十口家人都留在辽南老家。

谁知,他们二月来辽阳,三月后金就发动了对辽阳、沈阳的进攻,沈阳、辽阳相继沦陷,辽南四卫很快也被后金占领。兵荒马乱、音讯不通,父子俩挂念老家的亲人。不久,他们知道了亲人的消息,尚可喜的母亲死于战乱,兄弟妻嫂失散,父子二人抱头痛哭,这是真正的国破家亡。但尚学礼不愧是一个有血性的汉子,擦干眼泪后主动找到当时的辽东巡抚王化贞,要求从军杀敌,到前线去跟后金军拼命。王化贞正好要派毛文龙去镇江堡,于是,尚学礼就跟着毛文龙去了镇江堡,后来又去了皮岛,毛文龙的197名勇士里就有尚可喜的父亲尚学礼。

尚学礼投军后,尚可喜流落在辽西松山一带,天启二年(1622)广宁也失守了,尚可喜孤身一人流落在外,他想去寻找父亲,却得不到一点消息无奈之下,天启三年(1623)四月,尚可喜想进山海关寻父,却被挡在关门之外,于是他也投身军旅,加入明军水军。

天启四年(1624)春天,尚可喜终于打探到父亲在皮岛,于是也来到皮岛,父子团聚。父子刚刚重逢,尚学礼就接到了出击的命令。毛文龙令尚学礼与周世龙、周世虎、周世豹兄弟率领本部人马向后金腹地辽阳进攻。

三月二十四日,明军在辽阳东南的娄子山石藻桥与后金军遭遇,双方随即发生混战,明军在尚学礼与周世龙、周世虎、周世豹兄弟的指挥下,一举将后金军击溃。

三月二十五日,明军乘胜进攻娄子山,不料陷入重围,尚学礼与周世龙等将领力战殉国。尚可喜痛失父亲悲痛万分,尚学礼旧部都说尚可喜真是一个孝子。尚学礼阵亡后,毛文龙就将尚学礼的旧部交给尚可喜统领。

我从江那边来——牛毛寨大捷

毛文龙率领的东江明军以辽南沿海岛屿和朝鲜为依托,频频出击,采取避实击虚、长途偷袭的战术,在敌后遍地开火,四处袭扰,将努尔哈赤的后金军牢牢牵制在辽东。

牛毛寨之战是东江军在敌后的典型战例,越境进攻,长途奔袭,打完就走,见好就收,令敌人防不胜防。

牛毛寨在今天辽宁桓仁的大雅河与六道河间的牛毛大山东北谷。牛毛大山是桓仁境内最大的山。

牛毛寨所在的沟谷东、南、西三面都是高山,大甸子河沿东面山根由南而北流出沟谷,汇入六道河。牛毛寨东西宽约4里,南北长4里。一面临河,三面环山,易守难攻。

牛毛寨是去后金老城赫图阿拉的镇江路上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镇江路以今丹东九连城为起点,经宽甸县境内的长甸、永甸、青山沟等地,翻过坎川岭进入桓仁;再由普乐堡镇牛毛沟翻过牛毛大山的牛毛岭,便是栋鄂部的牛毛寨;最后经洼子沟进入新宾,到达后金老城赫图阿拉。此路正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明军发动进攻后金的萨尔浒大战时东路军的进军路线。东路军过牛毛岭时,后金军就用树木堵塞道路。

万历四十七年(1619)三月,萨尔浒大战后,牛毛寨的地位越发重要。朝鲜多次向明朝告急求救。因为牛毛寨不仅是后金进攻宽甸、镇江堡的前进阵地,也是进攻朝鲜的桥头堡。从牛毛寨进兵可以直接渡过鸭绿江抵达朝鲜的昌城、碧潼、义州等地。牛毛寨处地隐蔽、寨址宽阔、交通便利,是一处得天独厚的军事要塞。

后金军事要塞牛毛寨自然成为皮岛总兵毛文龙的重点打击目标。毛文龙在辽东各地募兵,有时从朝鲜,有时从皮岛,频繁出击袭扰后金。天启三年(1623)七月,毛文龙派兵分两路从朝鲜的满浦、昌城越过鸭绿江奔袭后金。

朝鲜满浦与吉林集安隔江相望,朝鲜昌城就在辽宁宽甸小蒲石河口对岸。而宽甸是毛文龙最为熟悉的地方。

从昌城渡江的1万明军走桓仁南路,由坎川岭偷袭了今辽宁宽甸境内的亮马佃,随后与从满浦渡江走今桓仁北路沿河逆水而上的2万明军会师,3万明军只为进攻牛毛寨。

昌城方向的1万明军越牛毛岭,攻牛毛寨南关;满浦兵2万,从四道河子附近大甸子沟口,攻牛毛寨北路。牛毛寨的后金军毫无防备,被明军全歼。此战,明军大获全胜,斩首230人,生擒4人。虽然明军的人数可能有所夸大,战果也不算多,但在正面战场屡战屡败的形势下,敌后的东江军能深入敌境主动进攻并取胜,已属难能可贵。

天启元年(1621),镇江大捷。天启二年(1622),开镇东江。天启三年(1623)七月,东江明军收复金州、旅顺;九月,牛毛寨大捷;十月,东江明军夺回复州、永宁。

上一章 12.身在曹营心在汉——刘兴祚 快穿历史王朝,建立社会特色主义国家最新章节 下一章 异想天开——王在晋的八里铺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