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时光带不走的暗恋
本书标签: 校园 

星辰长歌

时光带不走的暗恋

春日的细雨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护城河堤,林知夏撑着印满涂鸦的雨伞,小心翼翼地将素描本护在怀中。十六岁的少女褪去了儿时的稚气,眉眼间却依然透着父母混合的灵气——笑起来时弯弯的眼睛像苏瑶,专注作画时紧抿的唇角又与林宇如出一辙。她在河畔停下脚步,笔尖落在纸面,勾勒出远处画室与篮球馆的轮廓。

"又在写生?"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宇穿着运动服,手里提着刚买的菜,发梢还沾着细密的雨珠。自从将篮球工作室交给年轻教练打理,他更多时间专注于青少年篮球公益培训,偶尔还会客串苏瑶画室的模特。知夏笑着合上本子:"爸,我在构思参赛作品,主题是'家的声音'。"

话音未落,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苏瑶的视频通话接通,画面里她正站在敦煌莫高窟的洞窟前,头戴遮阳帽,脸上沾着颜料:"猜猜我发现了什么?"镜头一转,斑驳的壁画上,唐代飞天的衣袂与现代笔触交织,竟是苏瑶现场创作的融合艺术。林宇和知夏同时发出惊叹,知夏兴奋地说:"妈妈!我也要去敦煌!"

这次苏瑶受敦煌研究院邀请,参与古代壁画数字化修复与现代艺术创新项目。三个月的分离,却让一家三口找到了新的相处模式。每晚视频时,林宇分享篮球训练营里孩子们的趣事,知夏展示她的画作,苏瑶则直播洞窟里的千年光影。有次暴雨夜,知夏突发高烧,林宇一边照顾女儿,一边和苏瑶视频连线,三人隔着屏幕唱起童年的歌谣,直到知夏安稳睡去。

知夏的参赛作品《时光二重奏》在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中脱颖而出。画中,左侧是幼年的她坐在篮球上,林宇举着画笔在为她画像;右侧是如今的她背着画架,苏瑶穿着运动服陪她漫步河堤。中间用流动的音符连接,每一个音符里都藏着火车票、银杏叶书签、婴儿脚印等元素。颁奖典礼上,当主持人念出她的名字,林宇和苏瑶从敦煌连夜赶来,在台下拼命鼓掌,眼中满是骄傲。

然而,成功的喜悦很快被担忧取代。知夏收到了国际艺术高中的录取通知,学校位于纽约,意味着她要独自踏上异国求学之路。深夜的客厅里,台灯将三人的影子投在墙上,苏瑶反复翻看着录取资料:"这是难得的机会,但你才十六岁......"

"妈,我想试试。"知夏握住父母的手,"你们不也说过,青春就是要勇敢追逐梦想吗?"林宇沉默良久,起身从书房取出个铁盒。里面装满了泛黄的车票、信件,还有苏瑶高中时的素描本:"当年我们靠着这些跨越了1200公里,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我们的距离不过是一个视频通话的距离。"

启程那天,浦东机场的候机厅里,苏瑶帮知夏整理围巾,动作慢得像是要把所有的叮嘱都织进毛线里。林宇拍了拍女儿的肩膀,递过去一个U盘:"这里面是我给你录的200个篮球训练视频,想爸爸了就看看。"知夏红着眼眶将父母搂进怀里,突然想起小时候总爱问的问题:"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这么相爱?"那时他们会指着对方说:"因为我们是彼此的梦想。"

纽约的生活远比想象中艰难。语言障碍、文化差异,还有高强度的课业,让知夏无数次躲在被窝里流泪。但每次视频时,林宇都会分享篮球馆里新栽的紫藤开花了,苏瑶则展示她在敦煌创作的最新作品。有次暴风雪封城,知夏断了粮,打开家门却发现邻居送来热汤——原来是苏瑶拜托在纽约的朋友照顾她。

感恩节前夕,知夏瞒着父母参加了学校的艺术展。她的作品《千里织梦》震撼了全场:巨大的画布上,用中国水墨勾勒出上海的弄堂、敦煌的鸣沙山、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中间用金色丝线绣出一条电话线,连接着三个时空的自己与父母。开展当天,她在人群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林宇和苏瑶穿着情侣卫衣,手里捧着她最爱的向日葵。

"你们怎么来了?"知夏的声音带着哭腔。苏瑶擦掉她的眼泪:"傻瓜,重要时刻我们怎么会缺席?"林宇举起手机,屏幕上是敦煌洞窟的直播画面,苏瑶的学生们正在为她加油。知夏突然明白,所谓家的意义,不是朝夕相处的陪伴,而是无论相隔多远,都能感受到的那份牵挂与支持。

归国的航班上,知夏靠在父母中间,看着舷窗外的云海。林宇和苏瑶的手分别握着她的手,就像小时候在护城河堤散步那样。二十年的时光,让爱情从青涩的誓言长成了参天大树,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如同夜空中的星辰,永远闪耀着温暖的光芒。

上一章 时光协奏 时光带不走的暗恋最新章节 下一章 永恒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