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不进后宫的日子,后宫一片死水,掀不起任何波浪,无论是曾经受宠的甄嬛,亦或者生了个女儿却一直是常在的欣常在,还是曾为皇后马前卒的笨蛋美人祺贵人,个个如今都一副人淡如菊的模样。
不淡不行,皇帝都这样了,她们能争些什么呢?
皇帝不入后宫,宠没法争了,又没有子嗣,再争也争不出个什么名堂来。
如今,后宫名义上的管事人是齐贵妃,皇帝到底还是看在弘时的面子上,给了齐妃一个贵妃之外,对外还有替皇后管理宫中大小事务的名头,但事实上,大家都知道,齐贵妃也只有一个名头,如今后宫真正的管事人其实是敬妃。
冯若昭是个有脑子的妃嫔,也十分有手段,而且她并不心狠手辣,可以说,后宫在她的管束下,不会出现什么克扣份例的情况。
尤其是弘时在惩治了内务府后,宫中众人,不单单是宫人,甚至是妃嫔们的生活条件都好了很多。
自从上次皇帝和弘时谈话后,弘时下定决心改变,他便开始拿内务府练手。
要是说贪,谁能够有内务府贪,内务府已经贪得不知道天地为何物了,别说克扣宫人和妃嫔的用度了,甚至连贡品都敢截,可以说,就没有内务府不敢的。
而且随着乌雅氏这位包衣出身的太后成功上位后,包衣各家结亲,沆瀣一气,更是贪得没边了。
弘时上了密折,在皇帝应允后,暗中查清了各大包衣家族的贪污情况,而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人全都抓了起来,该砍砍,该流放的流放。
随着包衣家族的毒瘤被弘时一一拔起,抄没其家产后,国库瞬间就丰盈了不少。
弘时江南河工向来多有贪污受贿,河工一事关乎大清基业,儿子想前往江南,巡视河工。
之前皇帝为了保护弘时,曾把弘时派去江南巡视河工,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弘时如今请缨令皇帝不由蹙了蹙眉。
皇帝你先前夜巡视过河工,此事危险,江南离京城颇远,弘时啊,你性格耿直,若是真的到了那个份上,那些亡命之徒,未尝不会来了两败俱伤,他们可以逃亡海上,大海苍茫,想要再抓捕就十分苦难了。然而你的性命金贵,何苦去做这些事儿呢?
皇帝现在就弘时一个成才的宝贝儿子,他盯得跟眼珠子似的,哪里肯让弘时去做这种危险的事情?
弘时儿子不会在江南久待,能够在江南官场稳坐官位多年之人,想必不可能是蠢货,如若皇阿玛真的担忧儿子,不如给儿子多派一些人手吧。
江南官员之贪,不亚于内务府的那些人,江南官员的贪可比内务府危害大得多,内务府好歹多是从皇家下手,而江南的官员们的刀尖对准的可是百姓。
百姓们可不是皇室,哪里经得起他们如此剥削呢?因此,弘时此次前去江南,治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准备整顿江南吏治,皇帝正是看出来了这一点,才不肯让弘时去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