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虽然是这个朝代的权力顶端,可弘时如今和他的独苗差不多了,独苗想要做的事情,皇帝这个当爹的哪里拗得过?
最后,皇帝能够做的,只有给他的好大儿派多多的士兵护卫,不过皇帝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皇帝等你从江南回来,就该成亲了,在去江南之前,先把太子妃定下来。
弘时皇阿玛,关于太子妃一事,儿子欲从汉军旗中擢选。
从大清建立开始,除了蒙古皇后外,便都是满族大姓的姑娘,弘时要从汉军旗选太子妃这事儿一下就让皇帝察觉到了他的意图。
如今皇帝的确大力提拔汉臣,各种喊着“满汉一家亲”的口号,但是他“满汉一家亲”的政策的本质依旧还是“以满制汉”。
皇帝本人就说过,“满洲若废骑射旧俗,即成汉人,此岂为国家计久远者哉”,之类的话,别管他的口号喊得多响亮,实际上,他还是更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这是维系皇权的根本。
而弘时比皇帝更亲汉,如果可以,弘时甚至想要直接娶纯汉族的姑娘为后,只是他知道这样太过激烈,便折娶汉军旗的姑娘。
皇帝不可,八旗才是大清的根基!
皇帝拒绝得很干脆,弘时也不气馁,笑道。
弘时那皇阿玛不如再等等,等儿子从江南回来再谈太子妃一事。
弘时如今和皇帝说话已然随性了不少,毕竟皇帝都知道自己不能生了,除弘时外的两个孩子,弘历的血脉至今皇帝都不敢确定,而弘昼前些日子又大病了一场,除非皇帝失心疯了,否则是不会对弘时这个“独苗”做些什么的。
皇帝你这小子,还同朕卖起关子来了。
皇帝看弘时这样,也猜到了弘时背地里肯定还有什么小动作,那些“小动作”就是说服他的关键。
被弘时瞒着,皇帝也没有生气,毕竟独苗有出息了,他这个当爹只会高兴,而且,弘时这副模样,真的非常像他的十三弟....
看着弘时与胤祥相似的面庞,皇帝似乎又看到了记忆里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又如何能够生得起气来呢?他疼爱还来不及呢。
在弘时提出个要选汉军旗的太子妃这样的“过分”要求后,他接下来再提出的推迟选太子妃的请求就显得没有那么令皇帝难以接受了。
弘时准备齐全地赶往了江南,蛟龙入海,搅弄风雨,在此之前,没有人想到,一朝的太子竟然能够这么豁得出去,那种为民请命的情节发生在太子身上,显得有一种诡异的滑稽感。
皇帝还叮嘱弘时不要出手太过,不要逼得那些人狗急跳墙,连九族都不要了。
弘时先前答应得好好的,等到了江南,就一副忘得差不多的模样,下手快准狠,压根不给对方反应的时间,逼得对方搞出刺杀太子这样的不要九族的疯狂行为,气得皇帝在京中收到消息的时候,就要下令诛灭这些人的九族。
只是在皇帝下令前,弘时的信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