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没能撑到夏天,就撒手人寰了,她去世前,床榻前只有皇帝一个儿子,就连一贯服侍她的那些嬷嬷们都被皇帝遣走了,因此旁人并不知晓太后和皇帝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太后死后,皇帝的心情极差,已经处置了不少人。
旁人不知晓,弘时却是知道是为什么的。
太后在死前还不断地咒骂皇帝,很显然,小儿子的死母家的衰落再加上这几年的囚禁已经令她完全恨上了这个儿子,生命的最后一刻依旧对着皇帝诅咒谩骂。
太后我此生最后悔之事,莫过于生了你这么一个狠心冷肺的不孝子!爱新觉罗·胤禛,我等着,我在地狱等着你,等着你众叛亲离,等着你不得好死。
被自己的母亲用这样恶毒的语言诅咒,听着她对自己的谩骂,看着她哪怕最后都没有力气了,嘴里依旧喃喃着对自己的诅咒,皇帝的一颗心拔凉拔凉。
只觉得自己这一辈子,着实是个没人爱的孤家寡人。嗯,除了他的十三弟,可是十三弟早逝...还好,还好他还有弘时这个好儿子....
只能说,弘时之前的蠢笨形象给太后留下来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再加上后期的功夫也做得确实是好,就连太后都没有怀疑过弘时的孝心,她对弘时的诅咒是,弘时会如同曾经的老十三一样早逝,皇帝终究会成为孤家寡人。
她凄厉的声音,说出这样的诛心之语,令皇帝陷入了噩梦之中,请了不少高僧入宫,为的就是做法消去太后的怨气,生怕太后害了弘时去。
皇帝的这番举动引起了不少议论,但是如今皇帝已然大权在握,无人敢置喙些什么。
然而,心里问题并没有那么好解决,皇帝依旧日日噩梦,他不光梦到太后和十四向他索命,还梦到了弘时被他们害得早逝。
弘时对皇帝还是有些父子情的,见状,从皇帝最信赖的大师哪里求了一串佛珠,他带着佛珠在皇陵一步一叩首,就这样跪拜了完了爱新觉罗家的列祖列宗,最后憔悴的弘时带着那串佛珠回到了宫中。
弘时皇阿玛,爱新觉罗家的列祖列宗定会庇佑为大清开疆拓土建立不世基业的帝王。
弘时呈上了那串佛珠,床榻上被噩梦折磨得憔悴不堪的皇帝看着自己同样憔悴的儿子,再看看那串佛珠,泪水就这么顺着他的面庞流了下来。
作为一个帝王,皇帝的手上流过不少的血,他本来不应该这么心理脆弱的,但是当年年世兰留给他的心理阴影依旧持续发挥着作用,曾经爱过的女子怀着他的孩子死不瞑目地躺在他的身边,他甚至还亲手杀死过一个她和他的孩子。
这件事给皇帝留下的心理阴影极大,日夜折磨着皇帝,要知道,原先皇帝杀人,根本就看不到对方的惨状,而且那些人说白了,是他的敌人,与他也没有什么亲密的关系,而不是怀着他孩子的妃嫔。
再然后,他亲手送走了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他的亲生母亲也因为他早早逝去,死不瞑目,这样的情况下,哪怕是铁打的也遭不住,皇帝如今的日夜噩梦不过是之前造的孽的积累反噬罢了。
——————————————————————————————————分割线——————————————————————————
其实我对皇帝这个角色有个什么样的结局我很纠结,因为站在女性的角度,他是真的渣渣,但是这一篇弘时,弘时是怎么看这个阿玛的呢?不能否认的是,甄嬛传里的皇帝一定是爱这个儿子的,应该说他所有的孩子里最爱的就是这个儿子了。
哪怕是最后出继弘时,为弘时好的部分占了不少,弘时现在是聪明的崽,肯定能够想明白这些,他的孝顺有表演的成分,真实的部分也很多,所以我有些拿捏不准,该怎么写他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