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原创短篇小说 > 我和韦小宝是兄弟
本书标签: 原创短篇  百味人生 

异国来使

我和韦小宝是兄弟

第十一章:异国来使

深秋的京城,银杏叶铺满宫墙下的甬道,马车碾过落叶发出细碎声响。小涛倚在书房窗前,手中握着子墨留下的“听雨楼”玉牌,反复摩挲着牌面上的暗纹。自那日故人重逢后,他始终在官场与江湖间摇摆不定,直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份纠结。

“报——暹罗使团携西洋红毛人进京,已至午门外!”侍卫的高呼穿透重重宫阙,惊起御花园中一群白鸽。康熙手中的朱砂笔顿在奏折上,墨汁在“漕运弊政”四字上晕开,宛如一滴未干的血。

三日后,太和殿内烛火通明。八名身着孔雀翎羽大氅的异国使者立于丹墀之下,为首的西洋人戴着三角礼帽,金色卷发下的蓝眼睛闪着奇异光芒。他身后的随从不顾礼仪,举着铜制望远镜四处窥探,引得满朝文武窃窃私语。

“启禀陛下,”暹罗使者以生硬的官话开口,腰间镶嵌红宝石的弯刀折射出冷光,“红毛国英吉利的‘东印度公司’已在南洋屯兵,其铁甲战舰可比陛下的福船大三倍有余。他们扬言,要将这‘遍地黄金’的东方国度收入囊中。”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哗然。明珠攥着笏板的手青筋暴起,索额图连咳数声,苍白的脸上泛起病态的潮红。康熙缓缓起身,龙袍下摆扫过蟠龙石阶:“可有实证?”

西洋使者向前一步,呈上一卷羊皮地图。展开的刹那,众人倒吸冷气——图上标注着东南沿海所有重要港口,甚至连天津卫的防御部署都画得清清楚楚。更令人心惊的是,图角印着“东印度公司测绘部”的烫金印章。

“陛下,臣愿领命探查!”韦小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他瞥见康熙眉间的疲惫,想起幼年在扬州街头见过的红毛商船,那些冒着黑烟的怪物曾吓得孩童们四散奔逃。

小涛也随之出列,腰间玄铁剑发出清越鸣响:“臣与韦将军同去!”他下意识摸向怀中的玉牌,子墨临别时“江湖再大,不如兄弟并肩”的话语犹在耳畔。

三日后,养心殿内。康熙将一枚刻着“如朕亲临”的鎏金牌符交给两人,烛火在牌面上流转,映得他眼中血丝分明:“东南海疆关乎社稷安危,务必要摸清虚实。若遇不测......”皇帝声音突然哽住,转而将两柄镶满宝石的匕首塞进他们手中,“这是朕命内务府打造的防身利器,见刀如见朕。”

筹备出海的日子里,造船厂日夜灯火通明。二十艘福船被改装成战船,船舷加装西洋火炮,船帆换成南洋进贡的鲛绡。韦小宝穿梭于市井之间,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漕帮提供经验丰富的水手;小涛则带着子墨,在黑市搜罗能在海上救命的罗盘、星图。

“这次出海,九死一生。”子墨擦拭着长剑,刀锋映出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不过有你们在,倒让我想起当年跟着燕王北征的日子。”他忽然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江南最有名的桂花糕,“尝尝,就当是咱们的壮行酒。”

启航那日,港口旌旗招展。小涛望着码头上送行的人群,康熙的身影在龙辇中若隐若现,韦小宝的夫人阿珂举着帕子哭得梨花带雨。子墨倚着船舷,突然吹了声响亮的口哨,惊飞一群盘旋的海鸥:“看,那片乌云后头,准藏着好风景!”

船队缓缓驶出港湾,船头的海神像凝视着茫茫大海。小涛握紧腰间的匕首,感受到皇帝掌心的余温尚在。他知道,此去不仅是探查敌情,更是一场赌上性命的征途——赌大清的安宁,赌兄弟的情义,赌一个未知却必须守护的未来。

随着船帆升起,咸腥的海风扑面而来。子墨突然唱起明朝的军歌,苍凉的曲调在甲板上回荡。韦小宝跟着哼起来,五音不全的调子惹得水手们哈哈大笑。小涛望着渐渐缩小的陆地,心中某个角落豁然开朗——或许无论身在官场还是江湖,只要兄弟并肩,便是最踏实的归宿。

夜幕降临,船队驶入深海。北斗星在头顶闪烁,宛如皇帝手中的金牌符。小涛站在船头,听着海浪拍击船身的声响,忽然觉得,这场未知的冒险,何尝不是另一种自由?

上一章 故人重逢 我和韦小宝是兄弟最新章节 下一章 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