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光灯的余温还萦绕在指尖,温以桁却在深夜的工作室里,将揉皱的乐谱狠狠砸向墙壁。落地窗外,上海的霓虹在雨幕中晕染成模糊的光斑,倒映在他通红的眼眶里。自从《星河溯光》大获成功,邀约与赞誉如潮水般涌来,可此刻他盯着电脑屏幕上某国际品牌的合作企划书,只觉得那些华丽的条款像冰冷的镣铐。
“以桁?” 林澄玥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披着单薄的睡袍,发梢还带着沐浴后的水汽,手中捧着的热可可在空气中氤氲出袅袅白雾。当她瞥见桌面上 “将艺术商业化” 的提案时,睫毛微微颤动,“你不会真的想答应吧?”
钢琴凳在地板上划出刺耳声响,温以桁猛地起身:“不然呢?你以为那些掌声能当饭吃?” 他抓起散落在地的奖杯,金属棱角硌得掌心生疼,“所有人都在等着看我们下一部作品,可灵感不是水龙头,想开就开!”
林澄玥的嘴唇颤抖着,将热可可轻轻放在琴盖上。褐色的液体晃出涟漪,倒映着两人扭曲的身影。她想起在维也纳演出前,温以桁也是这样固执地推翻所有设计,可那时他们争吵后总会相拥而泣,而现在,荣誉带来的压力像一堵无形的墙,横亘在彼此之间。
争吵在三天后的庆功宴上彻底爆发。当好莱坞制片人提出要将《星河溯光》改编成商业大片,用特效取代现场表演时,温以桁几乎是立刻点头同意。林澄玥攥着香槟杯的手青筋暴起,玻璃碎裂的脆响惊动了全场宾客。“你忘了我们的初心吗?” 她的声音穿透嘈杂,“艺术不该沦为资本的傀儡!”
温以桁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却在众人的注视下冷笑:“天真!没有资本支持,拿什么谈艺术?” 他转身离去的背影,与舞台背景墙上两人相拥谢幕的照片形成刺眼对比。
冷战持续了整整一周。温以桁搬进了酒店,每天被商业谈判和媒体采访填满;林澄玥则把自己关在舞蹈室,地板上铺满被撕碎的新舞谱。直到某个暴雨倾盆的夜晚,她在整理旧物时,翻出了初中时的日记本。泛黄的纸页上,少年温以桁用歪扭的字迹写道:“要是有一天能和澄玥一起创造只属于我们的艺术,就算穷一辈子也没关系。”
泪水砸在日记本上,晕开了墨迹。林澄玥抓起雨伞冲进雨幕,在酒店大堂被保安拦住时,她几乎是哭喊着说出温以桁的名字。当电梯门打开的瞬间,她看见温以桁正对着电脑修改商业合作合同,烟灰缸里堆满烟头,胡茬爬满下颌。
“我们谈谈。” 她的声音还带着哭腔,却坚定地拔掉电脑电源。温以桁下意识要发火,却在看见她手中的日记本时僵住了。林澄玥翻开那页,雨水混着泪水滴在字里行间:“你说过,艺术是自由的。现在的你,被荣誉和利益困住了。”
沉默如潮水漫过整个房间。温以桁突然将她拽入怀中,力道大得几乎要将她揉进骨血:“对不起...... 我太害怕失去这一切,害怕配不上站在你身边的位置。” 他的声音哽咽,“没有你的艺术,根本不算艺术。”
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云层洒在相拥的两人身上。从那以后,他们推掉了所有背离初心的合作,在工作室的白板上重新规划未来。温以桁开始尝试用音乐记录城市角落的声音,林澄玥则走进社区教孩子们跳舞。当他们带着全新的作品《人间烟火》登上舞台时,没有华丽的特效,只有真实的情感在音符与舞步间流淌。
庆功宴上,叶安洛举着香槟走过来,眼中满是羡慕:“真羡慕你们,能在名利场里始终握紧彼此的手。” 温以桁与林澄玥相视而笑,十指紧扣。荣誉背后,他们学会了在妥协与坚守间寻找平衡,明白了真正的成长不是独自攀登高峰,而是在风雨中携手同行,让爱情与艺术,都在岁月的磨砺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