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苔石阶
重庆的梅雨季总是来得猝不及防。蒋知书攥着湿透的校服外套冲进教室时,看见张真源正踮脚给窗台的绿萝浇水。少年白色的校服衬衫被雨水洇出深色水痕,后颈碎发沾着晶莹的水珠,像是误入凡尘的小鹿。
"真真!"蒋知书把滴水的外套甩在椅背上,从书包掏出两个烤红薯,"老地方买的,还热乎。"他伸手去摸张真源的头发,指尖刚触到湿润的发丝,就被对方笑着躲开。
"上课要迟到了。"张真源把烤红薯塞进抽屉,从课本夹层抽出张皱巴巴的纸,"昨天数学卷子最后一题,我研究出三种解法。"他眼睛亮晶晶的,说话时习惯性地微微歪头,这是蒋知书从小看到大的招牌动作。
窗外的雨越下越急,拍打在玻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蒋知书撑着下巴看张真源认真解题的侧脸,突然想起八岁那年,他们也是这样躲在楼道里避雨。那时张真源被高年级学生堵在墙角,哭得鼻尖通红,是他举着扫帚冲上去把人赶走。
"知书?"张真源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这道题用换元法更简便。"他的钢笔尖不小心蹭到蒋知书手背,留下一道蓝痕。蒋知书没躲开,反而凑近了些:"你教我,学会了请你吃火锅。"
放学时雨还未停,两人共撑一把伞走在青石板路上。张真源的肩很窄,蒋知书故意把伞倾向他那边,自己右半边身子很快又被淋湿。路过巷口的小卖部,张真源突然停下:"等等。"再出来时手里多了两根冰棍。
"巧克力味的。"他把冰棍递给蒋知书,"上次听你说想吃。"蒋知书咬下一口,冰凉的甜意混着雨水漫上舌尖。他看着张真源被冰棍冰得微微皱眉的模样,心想这大概就是最安稳的时光。
第二章 聚光灯下
时代峰峻的练习室永远亮如白昼。蒋知书擦着汗瘫在地板上,看着镜子里张真源反复练习空翻的身影。少年的膝盖上贴着三块创可贴,每次落地时都会微微颤抖。
"休息会儿吧。"蒋知书扔过去一瓶水,"明天还要去巴蜀上课。"张真源接过水灌了大半,喉结滚动的样子让蒋知书移开视线。他们加入公司已经两年,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游刃有余,只有彼此知道那些深夜痛哭的时刻。
手机突然震动,蒋知书点开是巴蜀班主任发来的消息。张真源被选进了学校元旦晚会的压轴节目,这已经是他连续第三年获得这样的机会。"学校又给你开小灶?"蒋知书把手机递给张真源,语气带着调侃,"偏心眼儿。"
"是你自己总逃课去练舞。"张真源戳了戳他的额头,"下周月考,你再挂科又要被叫家长。"他说话时睫毛轻轻颤动,在眼下投出小片阴影。蒋知书突然伸手按住他的肩膀:"真真,我们一定会出道的。"
练习室的灯光在少年们头顶明灭,张真源笑了,露出两颗虎牙:"当然,我们要一起站在更大的舞台上。"他的掌心还带着汗水,却紧紧握住了蒋知书的手。那一刻,窗外的霓虹仿佛都黯淡下去,只剩彼此眼中炽热的光。
第三章 暗涌
高二那年的秋天,巴蜀中学要举办校庆十周年庆典。张真源作为学生会文艺部长,整日泡在礼堂彩排。蒋知书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盯着窗外飘落的银杏叶发呆。同桌递来的纸条打断了他的思绪:"张真源最近和隔壁班的学姐走得很近。"
这句话像根刺扎进心里。蒋知书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他冲进礼堂时,正看见张真源扶着学姐下台阶,两人有说有笑的模样刺痛了他的眼睛。
"知书?"张真源发现了他,脸上的笑容还没褪去,"来得正好,帮我们调试下音响。"蒋知书没说话,转身走出礼堂。他听见身后传来张真源急促的脚步声,却故意加快了步伐。
"你怎么了?"张真源抓住他的手腕,"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少年的掌心温热,带着淡淡的松香。蒋知书突然烦躁起来,甩开他的手:"不用你管。"说完便跑开,没看见张真源怔在原地受伤的眼神。
那天之后,蒋知书开始刻意疏远张真源。他不再等他一起放学,练习室里也总是错开时间。直到某个深夜,他在天台撞见抱着吉他的张真源。月光洒在少年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知书,"张真源的声音带着鼻音,"你是不是讨厌我了?"他放下吉他,一步步走近,"我和学姐只是讨论节目......"话没说完就被蒋知书抱住。少年身上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蒋知书把脸埋进他颈窝:"真真,我害怕。"
"怕什么?"张真源轻轻拍着他的背。蒋知书没回答,只是把人抱得更紧。他怕有一天张真源会被更多人看见,怕自己跟不上他的脚步,更怕这份藏在心底的感情,会成为彼此的负担。
第四章 破晓
出道名单公布那天,重庆的天空格外晴朗。蒋知书握着张真源的手,听着公司高层念出他们的名字。少年的手心里全是汗,却始终没有松开。
"我们做到了。"张真源转身抱住他,声音哽咽。蒋知书能感觉到对方剧烈的心跳,像擂鼓般震着自己的胸口。台下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他在张真源耳边轻声说:"以后也要一起走。"
成团后的生活忙碌而充实。蒋知书看着张真源在舞台上光芒万丈的样子,既骄傲又心酸。他们的行程越来越满,相处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有次深夜收工,张真源靠在保姆车后座睡着了,蒋知书小心翼翼地把他的头挪到自己肩上。
"知书......"张真源在睡梦中呓语,手无意识地抓住他的衣角。蒋知书低头看着少年安静的睡颜,突然想起多年前那个躲在楼道里哭泣的小男孩。原来时光从未改变什么,他们依然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颁奖典礼的后台,张真源捧着奖杯来找他。少年的眼睛在灯光下亮得惊人:"这个奖,有一半是你的。"他突然凑近,在蒋知书脸颊轻轻一吻。周围此起彼伏的惊呼声中,蒋知书听见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
"真真,你......"他话没说完,就被张真源握住了手。少年的指尖轻轻摩挲着他的手背,带着某种隐秘的温柔:"知书,我一直都知道。"
重庆的夜依旧璀璨,他们站在城市最高的露台上,看着万家灯火在脚下蔓延。张真源的发丝被风吹起,蒋知书伸手替他整理,指尖触到他温热的耳垂。"以后的路,"张真源望着远方,"也要和你一起走。"
蒋知书没说话,只是紧紧握住了他的手。远处的江面倒映着星光,如同他们未曾言说却早已交织的命运。原来从青苔石阶到聚光灯下,从年少懵懂到光芒万丈,他们始终是彼此最坚定的选择。而这份跨越时光的陪伴,终将在岁月长河里,酿成最甜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