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你参与设计了这个让我们痛苦的制度?"李梦惊讶地问。
刘娣点点头:"是的,但初衷并非如此。这个制度最初的目的是提高公民的婚姻质量,减少因盲目结婚导致的家庭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人们建立更健康的家庭关系,特别是打破像我们原生家庭那样的不平等模式。"
"可结果呢?这个制度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控制和歧视。"李梦有些激动地说。
刘娣叹了口气:"是的,执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评判标准过于僵化,忽视了个体差异;一些人利用制度漏洞牟利;甚至有权力滥用的情况。但最近的这起造假案,可能会成为改变的契机。"
"什么意思?"李梦不解地问。
"社会各界对制度的质疑声越来越大,政府已经开始重新评估婚姻资格审查的必要性和方式。"刘娣解释道,"你的案例,虽然是违规的,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制度本身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宁愿冒险也要绕过这个制度?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李梦沉思片刻,问道:"你认为制度会被取消吗?"
"全取消可能性不大,但会进行重大调整。比如简化审查流程,降低准入门槛,增加人性化考量,或许转向以教育引导为主,而非强制审查。"刘娣回答。
这次意外的重逢让李梦对未来有了一丝希望。她意识到,尽管自己的婚姻可能已经无法挽回,但她的经历或许能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一部分。
三个月的再教育期结束后,李梦收到了最终处理决定:她和程亮的婚姻被宣告无效,但考虑到他们是制度漏洞的受害者,免除了进一步的行政处罚。
程亮选择了搬回父母家,迅速与过去的生活划清界限。临别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们都被这个荒谬的制度害了。"
李梦则决定重新开始。她辞去了广告公司的工作,接受了刘娣的邀请,加入了一个致力于婚姻法律改革的公民组织。在那里,她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转化为推动变革的力量。
2035年,经过大规模社会讨论和专家论证,政府宣布对婚姻资格审查制度进行重大调整:将强制审查改为自愿教育,取消定期复审机制,增设多元评估标准,尊重不同家庭模式的合法性。
这一天,李梦站在新闻发布会的人群中,看着台上宣读改革方案的官员,心中百感交集。
"姐,我们做到了。"身旁的李响轻声说道。这些年来,他已经成为了李梦事业上的重要支持者,兄妹关系也比从前更加紧密。
李梦微笑着点点头:"是啊,我们做到了。"
改革后的第一年,李梦收到了许多感谢信,来自那些曾经像她一样在旧制度下挣扎的人们。其中一封信特别引起了她的注意:
"李女士,
我曾是您案件中的调查人员。当时,我只是按照规定执行公务,却没有思考制度本身的合理性。是您的勇气让我开始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婚姻和家庭。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