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拥有‘看见’的能力,也许,那就是你的‘心’。”老太太说。
我的“看见”,是我的“心”?
我陷入了沉思。我的“看见”,是直接呈现在我脑海里的画面。它们不受我的控制,却又如此清晰。
如果它们是我的“心”,那是不是说明,它们并不是全被“观察者”操控的?
也许,“观察者”只是把未来的信息植入我的脑海,而我如何解读,如何反应,则取决于我自己的“心”。
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看见”。我不再把它们看作是无法改变的命运预告,而是看作是一种信息,一种提示。
我试着去感受那些画面背后的情绪,去理解那些人物的动机,去寻找那些隐藏在细节中的线索。
在接下来的循环里,我依然“看见”林悦的结局。但我不再只看到她滑倒死亡的画面,我试着去感受她当时的恐惧,她的不甘,她的绝望。
我也试着去感受其他“看见”中的人物。那个被车撞的朋友,那个摔倒的老奶奶,那个在咖啡馆挥刀的精神病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痛苦。
当我用心去感受时,我发现那些画面不再是冰冷的预告,而是变得鲜活起来。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呼吸,他们的心跳,他们的喜怒哀乐。
在某个循环里,我“看见”自己在路上会遇到一个丢失了钱包的小孩,他会哭得很伤心。
我准时来到了那条路上,果然看到了一个小孩坐在地上哭泣。
我走上前,问他怎么了。他告诉我,他丢失了钱包,里面有他攒了很久的零花钱。
我蹲下身,看着他眼泪汪汪的眼睛,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
我从口袋里拿出自己的钱包,把里面的钱全都给了他。
小孩惊讶地看着我,然后扑到我怀里,哭着说谢谢。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心里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这是一种久违的温暖,一种付出的快乐。
这是一种在“看见”之外的感受。
当我回到家时,我突然“看见”了一个新的画面。
画面里,我站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手里拿着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
这个画面很模糊,我看不清那个地方是什么,也看不清我手里拿的是什么。
但这却是一个新的“看见”,一个我之前从未见过的“看见”。
我的心猛地跳了一下。这是不是意味着,我的“变数”,已经开始影响到“看见”本身了?
我越来越相信,那个老太太是对的。“漏洞”,也许就藏在我的“心”里,藏在那些无法被“观察者”全掌控的情感里。
我开始有意识地去感受,去体验各种情感。我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去关心身边的朋友,去感受阳光的温暖,去聆听雨滴的声音。
我不再只是一个被动地接受“看见”的接收器,我开始主动地去感知这个世界。
在某个循环里,我“看见”自己会在图书馆遇到一个女孩,她会借走我正在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