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9
对方邀请你成为笔友
我们成为笔友了
章厢在吗?
18:20
纳音在的呢
章厢你这个写作一次需要支付多少钱?
纳音学长,我们这个是免费的呢,除非代写长篇小说(当然这种情况很少)。
章厢😀😀《试问千年有多重》,要求:不少于1千字,要写出时光的易逝,文体随便。好了,剩下的你自己写吧,我也不知道我该写什么。
纳音好的,那稍等😊😊,最快要半小时哟
18:55
纳音文章如下:
试问千年有多重
教室的风扇吱呀转动,历史课本摊开在桌上,泛黄纸页间夹着一枚干枯的银杏叶。当我的指尖划过“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的铅字时,忽然惊觉,自那时起,田间的小麦已熟了三千次。三千次麦浪翻涌,不过是三十个普通人从牙牙学语到白发苍苍的轮回,而我们,在这岁月的洪流里,又算得了什么呢?
第一次读到杜牧的“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眼前总会浮现出一幅震撼的画面:秦始皇站在咸阳宫的高台之上,望着万里江山,金戈铁马踏过六国的城墙,仿佛整个天下都能被他握在掌心。可谁能想到,这座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的阿房宫,最后只留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叹息?就像去年夏天,我和同学们精心搭建的沙堡,在涨潮的海水面前,不过片刻就化为齑粉。历史的车轮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再辉煌的王朝,在千年时光里,也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烟火。
课本里的《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感叹“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那时的文人雅士在兰亭集会,饮酒赋诗,何等畅快。可当繁华褪去,只剩“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怅惘。我想起去年秋天,我们班在运动会上齐心协力拿到冠军,同学们欢呼雀跃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可现在,教室后排的座位已经空了两个——有同学转学去了外地。原来,再热烈的欢笑,再深厚的情谊,在时光面前都脆弱得像一片薄纸。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站在赤壁江边,望着滔滔江水,写下这样的词句。在他眼中,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何等英姿飒爽。可即便如此,也逃不过“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宿命。就像历史课上老师讲的,岳飞精忠报国,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终还是倒在了元朝的刀下。这些闪耀的人物,在历史的滚滚车轮前,也只能化为尘埃。
我们在课本上背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想象着当年江南的繁华盛景;读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受着杜甫在乱世中的悲痛。可如今,那些辉煌的寺庙、巍峨的城墙,都已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只留下一句诗、一幅画,供后人凭吊。就像我们学校附近的老巷子,曾经热闹非凡,挤满了卖小吃的摊贩,可现在,拆迁的挖掘机一铲下去,只留下满地瓦砾,连童年的记忆都无处安放。
窗外的梧桐树又落了一片叶子,金黄的叶片打着旋儿,轻轻飘落在地上。我忽然明白,千年时光就像这飘落的树叶,看似缓慢,实则从未停歇。我们每个人,不过是这岁月洪流中的一粒沙尘,渺小得不值一提。没有人能逆转历史,就像我们无法让落叶重回枝头,无法让沙漏里的时光倒流。但即便如此,沙尘也能在阳光下闪烁光芒,就像那些消失在历史中的人们,用自己的一生,在千年的画卷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
合上书本,我轻轻抚摸那片干枯的银杏叶,它曾在树上绽放过生机,如今安静地躺在书页间。或许,这就是千年时光的重量——它沉重得能压垮王朝,却又轻盈得能让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
章厢谢谢,可以拿去应付老师的检查了😁😁😁
章厢本来我也写不了这么难的题目
纳音谢谢学长的支持😎😎😎
纳音对了,要是哪天自己写的随笔感觉很好,也可以拿来投稿,把标题,作者,文章内容都写清楚就可以了😙😙😙
章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