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音由于我要上学,所以不能有很多时间
纳音🤓🤓🤓所以我上学的时候就尽量发文字文章,放假就发对话。
宫玟捷今天要分享的这篇是我们17班真实发生的(纳音在9班)
纳音不多废话了,直接放:
照妖镜
教室后墙的穿衣镜又被谁贴上了歪歪扭扭的便利贴,我踮脚撕下那张写着“知识渊博”的泛黄纸片,碎纸屑簌簌落在镜面上,像是给这面见证无数闹剧的镜子又添了层灰。
自从两个月前老班把这面镜子挂在教室,原本就不安分的角落更成了某些人的“舞台”。前排的林明总爱在课间抱着本《时间简史》站在镜前,刻意压低声音和周围同学讨论弦理论,发梢随着他大幅度的手势扫过镜面,镜中人的嘴角总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后排的陈悦最爱举着本《百年孤独》,对着镜子背诵那些拗口的名字,声音抑扬顿挫得像是在舞台上朗诵,镜子映出她微微昂起的脖颈,宛如骄傲的天鹅。
起初我还会被他们的“博学”唬住,直到某天看见林明把《时间简史》翻到夹着书签的那页,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某个生僻概念的发音;陈悦背诵的段落里,有三处明显和我记忆中的原文不符。我这才明白,这面镜子不仅照得出容貌,更照出了某些人内心深处扭曲的虚荣。
期中考试前的自习课,镜子前的“表演”愈发频繁。林明抱着本《量子力学》在过道来回踱步,书页在他手中哗啦作响,时不时停下来对着镜子整理衣领;陈悦捧着《战争与和平》,眼神却总瞟向周围同学的反应,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我低头做着数学题,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凌乱的线条,像极了此刻杂乱的心绪。
考试结束后的那个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洒在镜子上,照得整个角落亮堂堂的。林明和陈悦又凑在镜子前,这次讨论的是某本小众诗集。“这首诗的意象运用真是精妙。”林明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镜中的倒影随之晃动。“是啊,尤其是那个隐喻,太绝了。”陈悦附和着,马尾辫在身后晃来晃去。
我抱着作业本从他们身边经过,无意中瞥见陈悦手中的诗集--那本我上个月刚读过的书,她正在讨论的那首诗,分明是附录里某个不知名作者的作品。我忽然觉得可笑,这些在镜子前精心塑造的“博学”形象,不过是用碎片拼凑起来的空中楼阁。
那天傍晚,我独自留在教室打扫卫生。夕阳的余晖给镜子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我拿起抹布轻轻擦拭镜面,那些曾在镜前上演的闹剧,随着灰尘一起被抹去。当镜子重新变得光洁如新,我在镜中看到了最真实的自己——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刻意的表演,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初中生,怀揣着对知识的敬畏,在学习的道路上慢慢前行。
镜子是最诚实的见证者,它不会因为你的刻意表演而美化你,也不会因为你的平凡普通而轻视你。那些试图在镜前用虚假堆砌形象的人,终究会被时间戳破华丽的外衣,露出内里苍白的本质。而真正的知识与智慧,从来不需要借助镜子的反射来证明,它们会像春雨般,无声地滋养着每一颗真诚求知的心。
我最后看了一眼重新挂满“知识渊博”便利贴的镜子,在暮色中关上教室的门--原来虚荣的泡沫永远比真实更擅长在镜面上开出灿烂的花。
宫玟捷我们班的乐子,我也是不想说了😤😤😤😤
纳音我们学校初一的学妹那天看了一下我的小说,说我的小说太无聊了,引不起注意,所以我现在就写一些有意思的,当然,各位读者,也可以私信给我发你们身边的趣事💃💃
宫玟捷😙😙
宫玟捷最后祝二五届所有的中考高考生金榜题名,一个句号全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