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以为只是个小麻烦,结果却掀翻了整个世界。」老陈抽着烟,烟雾缭绕里他的眼神显得格外疲惫。
那是2018年的春天,空气里还带着未散尽的寒意。我在市局技术科的办公室里,屏幕上是各种监控录像的碎片。本地一个常年关注社会新闻的公众号,推送了一则消息——
城北幸福里小区,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于昨日下午外出散步后失联。老人名叫李福德,患有轻度阿尔茨海默症,走失时身穿灰色外套,黑色长裤。望知情者联系家属李明,电话13978。
配图是老人一张泛黄的证件照,照片里他慈眉善目,面带微笑。
老陈敲了敲我的桌子,指了指手机屏幕,正是那则推送。“看看这个。”
“幸福里?那地方我知道,老小区,巷子多,监控也老旧。”我说。
“不止,这个李明,是他儿子,以前在我们这儿做过协警,后来辞职了。他找到我,说他爸昨天下午两点多出去散步,说是去公园,结果到晚上都没回来。他们找遍了附近公园和小卖部,都没找到。”老陈掐灭了烟头,声音有些沉重。
七旬老人,轻度阿尔茨海默症,独自外出失联,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像一把锤子敲在我心上。这类案件,时间就是生命。老人的行动能力、辨识方向的能力都可能受限,每耽误一分钟,风险就增加一分。
我的脑子里迅速闪过这些年处理过的失踪案件。老人的失踪,不像年轻人那样复杂,往往是迷路、摔倒、或者被好心人送到了其他地方。但伴随着阿尔茨海默症,情况就变得棘手,他们可能忘记回家的路,忘记自己的名字,甚至忘记自己要去哪里。
“家属那边怎么说?”我问。
“情绪很不稳定。他爸昨天出门的时候,就说去楼下公园转转,平时也就半小时。结果…”老陈叹了口气,“他们已经报警了,刑侦那边也立案了,但我总觉得…”
老陈没说,但他的眼神里写满了不安。他对这种事有着一种近乎动物的直觉。
第二天一早,我就跟着老陈赶到了幸福里小区。小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楼栋密集,绿化带狭窄,各种晾晒的衣物和盆栽把本就不宽敞的过道挤得更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陈旧潮湿的味道。
李明的家在五楼,门开着,里面挤满了人,都是亲戚朋友。李明眼睛通红,声音沙哑,见到老陈,他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冲过来:“陈哥,我爸他…他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别急,小明,我们正在找。”老陈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把昨天下午你爸出门的细节再跟我说说。”
“就…和平时一样。下午两点多,他说去公园散散步。穿了件灰色的外套,黑裤子,脚上是双布鞋。他…他出门的时候,还笑呵呵的…”李明说到这里,哽咽了。
“有没有带手机?有没有带钱?有没有带什么习惯性的东西?”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