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警方锁定了嫌疑人——夏元松新请的私人助理,名叫“林风”。这个“林风”是个年轻小伙子,长得眉清目秀,平时话不多,但手脚麻利,把夏元松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夏元松的老婆瘫痪在床,请了这个助理来照顾夏元松的日常起居。
助理平时住在夏元松家里,案发当晚,他失踪了。警方通过小区监控发现,在夏元松遇害前不久,“林风”曾出现在夏元松家门口,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
我们这些邻居都很惊讶,“林风”在我们眼里是个挺不错的年轻人,见到谁都笑脸相迎,对夏元松的老婆也照顾得很好。谁能想到他会是杀人凶手?
警方调查发现,“林风”的身份是伪造的。他提供的身份证、毕业证、工作履历全是假的。他就像凭空出现一样,没有过去,没有家人,没有朋友。他消失得无影无踪,警方仿佛大海捞针,找不到他的任何踪迹。
随着调查的深入,夏元松的一些不为人知的过去也被挖了出来。原来他早年在老家教书时,曾因为体罚学生闹出过很大的风波,差点丢了工作。后来他靠着奥数竞赛成绩好,一路升迁,才来到了市一中。
还有一些传言,说他利用老师的身份,做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但这些传言都没有真凭实据,警方也无法证实。
我们这些主妇们,每天都在小区里交流最新的“情报”。谁家孩子去补习了,谁家老公又应酬了,这些家长里短的话题,因为夏元松的死,都染上了一层血腥味。大家都在猜测“林风”去了哪里,他为什么要杀夏元松,夏元松到底做了什么。
我心里一直惦记着儿子说的话,夏元松“开小灶”时的不对劲。我总觉得这不像是一个老师对学生应有的亲密程度。我开始留意小区里那些和夏元松有过接触的孩子,或者那些曾经是夏元松学生的家长。
我找到了几个孩子,旁敲侧击地问他们夏元松上课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些孩子说夏老师很严厉,有些说他讲课很有趣。只有一个小女孩,听到夏元松的名字,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紧紧抓着妈妈的衣角,一句话也不肯说。
我找到小女孩的妈妈,想问问情况。她妈妈叹了口气,说夏元松以前给孩子辅导过奥数,后来孩子死活不愿意去,她也没办法,就停了。她问我为什么问这个,我支支吾吾地敷衍过去了。
但我心里的疑惑越来越深。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关于夏元松的资料,除了那些官方的履历和获奖信息,我还找到了一些零散的帖子和评论,有人匿名指责夏元松师德败坏,甚至提到了“猥亵”之类的字眼。但这些信息都没有具体的证据,很快就被淹没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里。
警方那边依然没有“林风”的消息。他们发布了通缉令,在各个出入口设卡盘查。但“林风”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