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行动这天,京城阴云密布,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我换上一身素雅的儒生装束,腰间别着父亲的印章,胸前挂着那块龙纹玉佩。姐姐则穿了正式的商贾服饰,气质沉稳。
裴寻为我们送行:"按计划行事,切记,无论发生什么,都要保持冷静。"
我们点点头,与裴映雪一同坐上了马车。
行动第一阶段,由户部尚书在早朝上弹劾长公主贪污军饷,已经开始。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趁着朝中混乱,前往太后宫中求见。
马车缓缓驶向皇宫方向。路上,我们看到许多官兵在街头巡逻,明显比平日戒备森严。
"看来长公主已经有所防备了。"裴映雪低声道。
姐姐点点头:"希望户部尚书能够成功引开她的注意力。"
马车在距离皇宫不远处停下。按计划,我们要从一个秘密通道进入,避开正门的层层把守。
这条通道是裴寻提供的情报,据说是靖王当年经常使用的密道,连接皇宫和外城。多年来少有人知,应该还未被封锁。
我们下了马车,跟随裴映雪来到一条僻静的小巷。巷子尽头是一座废弃的祠堂,看起来年久失修,门窗破败。
"就是这里。"裴映雪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带我们进入祠堂。
内部尘土飞扬,蛛网遍布,显然很久没人来过。裴映雪来到供桌后方,移开一块石板,露出一个向下的阶梯。
"小心脚下,台阶很滑。"她提醒道。
我们点燃准备好的火把,沿着阶梯缓缓向下。台阶很窄,而且确实湿滑,我们不得不扶着墙壁,小心翼翼地前进。
大约下了五十多级台阶,眼前出现一条幽长的甬道。甬道两侧墙壁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虽然有些剥落,但依然能看出当初的华丽。
"这是靖王修建的?"我好奇地问。
裴映雪点头:"据说是他偷偷约见心腹时使用的。当年靖王被诬谋反,朝中暗流涌动,他不得不用这种方式与支持者联络。"
走了约莫一刻钟,甬道尽头出现一道石门。门上有个凹槽,形状与龙纹玉佩吻合。
"把玉佩放进去。"裴映雪指导道。
我取下玉佩,小心翼翼地放入凹槽,轻轻一转。随着一声轻响,石门缓缓打开,露出一个狭小的空间,似乎是某个建筑的地下室。
"这里是太后宫的偏殿地下。"裴映雪低声解释,"上去后,就能看到通往太后寝宫的路。"
我们悄悄爬上石阶,推开一扇暗门,来到一间储物室中。室内堆放着各种杂物,看起来很少有人来。
"跟我来。"裴映雪轻车熟路地带路,显然对这里相当熟悉。
出了储物室,来到一条安静的走廊。走廊尽头有侍女把守,但数量不多,而且看起来并不警觉。
"按计划行事。"姐姐提醒道。
裴映雪点点头,大步走向侍女们,高声道:"裴家送茶来了!太后昨日吩咐的特供龙井,可是千里加急送来的!"